“眾卿以为如何?”
大將军曹真出班:
“臣以为譙太史言之有理。”
“前岁南征,虽得胜而归,然士卒疲惫,粮草消耗甚巨。”
“若再北伐,恐民力不支。”
“司马丞相所请,理应再缓两年。”
驃骑將军曹休却道:
“……不然。”
“用兵之道,贵在出其不意。”
“今齐人重心,皆在江南。”
“趁其主力未归,正可一鼓而下。”
双方爭论不休。
他们三人都是曹丕留下的託孤重臣,手中各自的权力都不小。
故司马懿这个丞相,也不能像孔明那般,说一不二。
更別提,“事无巨细,咸决於亮”了。
至少在出兵北伐这件事上,他还得看曹真、曹休的脸色行事。
最后一名託孤大臣赵儼终於开口,他缓缓说道:
“老臣观丞相北伐之策,非为一时之意气。”
“驻军汉中,观衅而动,实是老成谋国之举。”
“若得天时,可进则进。”
“若失地利,可守则守。”
“如此方为万全。”
司马懿向赵儼投去感激一瞥:
“赵公深知吾心。”
譙周仍欲再諫,曹叡已下决断:
“寡人意已决,准丞相所奏。”
“即日整备军马,北伐中原,诛灭偽汉!”
退朝后,司马懿独留殿中。
曹叡关切道:
“丞相可知寡人为何准奏?”
司马懿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