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门徐徐开启,三道青衫身影逆光而入。
姜维为首,董允、州泰稍后半步。
三人步履沉稳,衣袂轻扬。
至御前九步,齐整跪拜,行三拜九叩大礼。
“臣等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备目光掠过三人,最终停在姜维身上。
但见这青年虽略显清瘦,却眉目疏朗。
脊樑笔挺,自有一番嶙峋气度。
“平身。”
刘备温声道,待三人起身,又特意问姜维。
“朕观卿籍贯,乃是天水冀城人。”
“家中尚有何人?”
姜维躬身再拜,略带陇西口音的回答在殿中迴荡。
“回陛下,臣幼年失怙,全赖母亲织席贩履抚养成人。”
“母亲白日市集贩席,夜间灯下织履。”
“十指皆裂,方供得臣读书识字。”
言至此,声微哽咽,“今蒙圣恩得中状元,实乃家门之幸。”
刘备闻言动容,不觉前倾身躯:
“……孝子出忠臣。”
“朕即刻遣羽林卫迎令堂入京,赐宅永寧坊,颐养天年。”
姜维伏地谢恩,额触金砖:
“陛下厚恩,臣虽肝脑涂地,无以报万一。”
抬头时,眼眶已红,却强忍著不让泪落下。
刘备頷首,目光转向董允。
但见这青年文质彬彬,气度儒雅,便问道:
“朕闻休昭善文,今以科举为题。”
“卿以为此制於国何如?”
董允略作思索,从容应答:
“科举之制,上合尧舜选贤之旨,下应孔孟有教无类之言。”
“昔察举之制,为门阀所垄断。”
“故有『举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別居』之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