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主非官也,”诸葛亮羽扇轻摇,“且先生可知?与君齐名的张机、华佗二位,皆已入朝为医官。”
“仲景在洛阳设伤寒科,元化在邺城立外科,活人无算……”
“若得先生加入,那岂非更能医治万民乎?”
不待说完,董奉已抚掌大笑。
“既已有张、华二公悬壶朝堂,天下杏林何其幸也!”
“老朽更当逍遥山水,济些他们顾不得的病人。”
诸葛亮见其意决,遂不再勉强,只无奈叹道:
“先生真乃世外高人也!”
此时董奉已整衣正冠,来到诸葛亮跟前,深深一揖。
“使君治交州以来,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老朽行医岭南,处处闻百姓讴歌。”
“此真乃圣人之政也!”
诸葛亮连忙还礼:
“此乃亮分内之事,何足挂齿。”
董奉直身,执诸葛亮手腕,郑重说道:
“使君且伸手。”
话落,二指已搭上脉门。
片刻后,发出一声惊叹:
“六脉调和,气血充盈!”
“使君养生有道,必享期颐之寿!”
由于诸葛亮在交州这种山地大量跋山涉水,锻炼腿力。
每日又服用鸡汤、鱼蚌等滋养之物,身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健。
董奉之所以提出要给诸葛亮把脉,
就是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好官,应当长命百岁。
不想是他多心了,诸葛亮的身体远比他想象的要好。
说罢,董奉从怀中取出一卷绢册。
“此乃老朽毕生所集《导引图说》,愿赠使君。”
“使君按此法子,疗养身体。”
“必能偷得彭祖八百之寿。”
要论养生之道,董奉说第二,三国里没人敢说第一。
这哥们儿历史上活了一百一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