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在乎你们蛮人身上那三瓜两枣。
只要别惹事,这就足够了。
荀攸之言,其实也代表了传统士人的观点。
青铜兽炉吐着袅袅青烟。
刘备端坐案后,静静地注视着底下文武。
阶下群臣就具体如何处理荆南问题,已持续争论了两个时辰了。
大家都对是采取“怀柔”还是“强硬”政策,持不同观点。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谁也说服不了谁。
“诸君!”
一声清喝如金玉坠地。
李翊自文官首列缓步出班。
霎时间,殿中鸦雀无声。
李相在朝中威望极高,其若要发言,众皆竖耳恭听。
刘备身子微微前倾,柔声:
“李相必有高论。”
李翊广袖垂落,露出修长的手指:
“臣确有一策,思之经年,未敢轻言。”
“愚以为荆南之地,可采取‘以流易土’之策。”
“以流以土?这何谓以流以土?”
刘备重复着这个陌生词组,轻抚下颔思考。
“请容臣详解。”
李翊趋前三步,有条不紊地说道:
“今荆南蛮乱,根在土官世袭。”
“蛮酋如沙摩柯者固然忠义,然其子孙未必贤良。”
“若代代世袭,终成国患。”
“臣以为可授现有蛮酋汉官印绶。”
“如沙摩柯等有功之辈,可封都亭侯。”
“至于荆南土官,必须改为流官。”
李翊提出的政策,其实就是改土归流。
当然,历史上的改土归流中的土,一般是指本地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