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帝之后,封赏轻了,同样会令一起创业的老同志感到不满。
可封赏重了,自己这个开国皇帝倒是镇得住这帮老臣。
可将来自己的子嗣镇得住他们吗?
“子玉是我最信任之人,今日召你来,虽是商议国事。”
“但更是为了叙旧,以老友的身份叙旧。”
“今晚上没有君臣,只有刘备与李翊。”
刘备开始打起感情牌。
他表面上说要找李翊商议如何封赏功臣。
但有一个现实,双方都心知肚明。
那就是群臣之中,李翊是绝对的首功之臣。
早在当年平江南之时,本是去当“绿叶”的李翊就已经立下了赫赫战功。
盖过了诸葛亮的风头。
而自己重点扶持的荆州派又不争气,在中原大战时,爆了马谡这个雷。
使得诸葛亮被贬,荆州派群龙无首,反而又被本该打辅助的河北派捡了漏。
不论是河南大战,还是关中大战,河北众将可谓是风头无两。
在国中一众好手中,出尽了风头。
“陛下!”
李翊正色言道:
“今国中功臣虽众,然纲举则目张。”
“但使元勋得所,余者自安。”
李翊的意思就是,虽然国内的功臣很多。
但只要把功劳最大的几个功臣妥善安置了,剩下的就好安排了。
因为他们的封赏,肯定不能大于那几个首功之臣的封赏。
但首功之臣具体如何定义呢?
像李翊这种毫无争议的首功之臣,自然无人异议。
可再往后呢?
你可以排关羽、张飞。
可再往后呢,又该具体怎么排?
你说你功劳比我大,那你拿什么证明。
现实并非是电子游戏,不是你每打一场仗,官方就会具体给你数字化的功勋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