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
书信发往荆州江陵,诸葛亮得李翊书,展开览之,其书略曰:
“翊白孔明足下:”
“近闻足下陷于政争,缘误用幼常,致公安失守。”
“物议沸腾,众口铄金。”
“齐王欲留卿于荆州,而朝臣多持异议。”
“彼尝邀翊共保足下,然吾深知此非卿之所愿,翊亦不欲为之。”
“非但无益于卿,反损卿之进益。”
“足下与士元,皆翊之后进,翊当一视同仁,岂可偏私?”
“今为卿计,莫若以退为进,固辞荆州之任,自请徙镇交州。”
“交州乃蛮荒之地,若卿能化荒为治,立政安民,则公安之失,何足道哉?”
“悠悠众口,不攻自破。”
“大丈夫之途修远,岂以一蹶而自弃?”
“齐王不负卿,翊亦不负卿。”
“待资历既深,自有东山再起之机。”
“谨以《孟子》之言相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愿卿慎之,慎之!
“建安十六年春,齐丞相翊手书。”
李翊之书既至,诸葛亮捧读再三,沉吟良久。
终掩卷长叹,顾谓左右人道:
“李公之言,诚为至理。”
“吾若恋栈不行,非但无以自明,反使朝中生疑,徒增纷扰。”
遂决意自请去交州。
消息既出,荆州僚属皆惊。
长史蒋琬急趋入见,谏曰:
“使君,交州乃烟瘴之地,民风未化,昔士燮虽据之,然终不过羁縻而已。”
“今明公若往,无异于贬谪流放,岂不令天下人轻之?”
诸葛亮神色沉静,徐答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