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作一下战略形势的对比。
魏国方面。
共动员了八十万人,四路集团军。
夏侯惇为总司令,曹仁为副司令。
其中四路集团军几乎是集中在了河南一地的兖、豫一带,兵力集中。
优势是人数多,后勤线短,战线集中,防守面少。
劣势是纵深短,军队主力总体素质低下,装备劣质,有兵变风险,战斗力存疑。
齐国方面。
共动员了六十万人,六路集团军。
刘备为总司令,李翊为副司令。
其中六路集团军分别来自东、南、北三个方向,兵力分散开来。
优势是军队士气高、装备精良,战斗力强。
劣势是后勤补给线长、军费开支极高、各路集团军并未集中在一起。
考虑到古代闭塞的交通信息,各路集团军之间的交流并不方便。
就在齐国各路集团军齐齐往河南方向聚集时,身在荆州的诸葛亮也开始了动员。
荆州出动的兵马大概是两万人。
这些人一部分是徐州带来的兵,一部分是诸葛亮在荆州本土征募的兵。
这些本土兵都是随诸葛亮参加过荆南战役的,算是诸葛亮的核心部曲。
这一路的集团军司令为诸葛亮亲自统领,黄忠副之。
但在北上之前,诸葛亮还得提前做好善后工作。
那就是布置东路防线。
江陵衙署,诸葛亮连夜开始部署荆州防御体系。
他的目光从襄阳缓缓下移,最终停在长江沿岸的几个关键节点——
江陵、夷陵、公安、夏口。
“吾虽与周公瑾达成合作,然此次北上,带走荆襄主力。”
“也须防范吴人背盟。”
“故这四处需遣要人去守。”
话落,诸葛亮目光扫过众人,问道:
“夏口乃是荆州门户,重中之重,谁可去守?”
话音方落,马良应声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