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若得救,泪眼婆娑地拜倒在刘禅、李治跟前。
“阿若谢过两位恩公!”
二童将之扶起,带着她往相府方向走。
路上,家仆忍不住感慨道:
“公子,世子,您二位今日可算是好人好事,干的大善事啊。”
“不过——”
话锋忽又一转,“恕小的多嘴。”
“就算您将这妇人带回相府,只怕也留不住她。”
“纵然相爷愿意,主母只怕也不能答应。”
这话说得有意思。
家仆刻意强调,以李翊严谨的性格,肯定不会收容她。
即便他破天荒的收容了,袁莹肯定也不会答应。
别看袁莹平时娇俏可爱,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但别忘了她的身份——汝南袁氏,四世三公。
汉朝的士人鄙视链本就很严重,像袁莹这种出身名门望族的人,一生又没遭受过太大的挫折。
骨子里便是瞧不起底层的。
这是刻在血脉里的,不是袁莹自己能够决定的。
平日相府里的人,都是袁莹帮忙“审查”背景身份。
因为她身上自带的贵气,能够一眼判断出那人的气质。
以袁莹的性格,她是绝对不会接受一个钦犯家属,去接近她儿子的。
正说间,李治忽然开口:
“诶,阿武,上次你给我买得蜜饯呢?”
“再去给我买一份罢!”
正在前面驾车的阿武一听,忙道:
“诶呦,公子您就饶了小的罢。”
“一会儿就吃晚膳了,您吃了蜜饯又该不吃饭了。”
“到时候主母又要责怪小的。”
“再说今晚是相爷办的家宴,来了许多河北的高官。”
“您身为长公子,可不能迟到啊!”
李治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