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公意下如何?”
等于蒋琬从一个县长,直接被诸葛亮提拔为了地方督察组组长。
这绝对是火箭般的飞升,说是知遇之恩也不为过。
而诸葛亮之所以如此施厚恩于新人,除了想要培养自己的班底以外。
另一个原因是,诸葛亮是真的很喜欢蒋琬。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可能大家觉得姜维才是丞相的接班人。
所谓,“继丞相之遗志讨篡汉之逆贼”嘛,此话深入人心。
不过蒋琬才是诸葛丞相,钦点的接班人。
他给后主刘禅写下的遗言就是,“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在《华阳国志》中,东晋史学家将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四人称之为“蜀汉四相”。
但蜀汉只有诸葛亮是丞相,他的后继人都没有再担任过丞相一职。
蒋琬是接班人也不例外,他有丞相之权,但并无丞相之位。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与诸葛亮并列的三位大才,都是诸葛亮带出来的。
并且他们三个人都是荆州人。
所以常有人质疑说蜀汉真的有什么派系斗争吗?
理由就是一个小国不可能经得起那么多内斗,不然早被曹魏灭了。
只是任何政治团体,都存在着派系斗争。
只不过诸葛亮能力很强,把手下人给压服,然后将他们拧成了一股绳。
强行一致对外。
这才让人误以为蜀汉内部很团结。
诸葛亮一死,蜀汉积攒多年的内部矛盾一下就被激化了。
“今年荆州尚有一个茂才之位,我欲将之让给公琰。”
“不知意下如何?”
诸葛亮又想起荆州今年还没举茂才,便打算好人做到底,一并让给蒋琬。
不曾想蒋琬却非常谦逊,当即伏地叩首:
“在下以迁任东曹掾,安敢在望本州茂才之位?”
“还请先生恕琬才疏学浅,不堪此任。”
“零陵刘邕、阴化,皆当世俊杰。”
“襄阳庞延、廖化,亦州郡翘楚。”
“乞先生另择贤能!”
诸葛亮轻摇羽扇,心里默默记住这几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