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孙权,语气转为一种为其分忧的恳切。
“大王明鉴!”
“齐帅陈登狡诈,拥兵二十万,势大难制。”
“此乃国势之差,非战之罪也!”
“前线战报历历,孙韶将军自接任以来,夙夜匪懈。”
“临阵之际,亦亲冒矢石,奋勇抵抗。”
“奈何国力悬殊,终致失利。”
“岂可因一时之败,便全然归咎于主将,更质疑大王圣断?”
吕壹的意思也很明确。
汉军本来就势力庞大,整体实力远比吴军要强。
前线战报也写得很清楚了,孙韶将军确实是奋勇抵抗汉军进攻了。
之所以没能打赢,仅仅是因为双方国力差距巨大而已。
而不是因为大王您用人失误。
孙权闻言,似为自己找到了台阶,喃喃自语,仿佛自我安慰:
“唔……吕卿所言……亦不无道理。”
“齐强我弱,非韶一人之过也。”
顾雍见孙权竟被如此混淆视听,痛心疾首,再次高声奏道:
“大王!即便战败有国力之因。”
“然孙韶战败之后,不思稳军安民,反矫王命,行暴政于江东!”
“强行征丁,三丁抽二,五丁抽三。”
“闾里为之空,田畴为之荒。”
“怨声载道,哭声盈野!”
“此非御敌,实乃自毁干城!”
“若不断然制止,恐外患未平,内变先起!”
“届时国将不国啊,大王!!”
吕壹早已备好说辞,立刻冷笑反驳道:
“顾相真是居庙堂之高,不闻前线之急!”
“我且问你,我军主力尽丧,江防空虚。”
“若不紧急征募新兵,以何阻挡齐军铁蹄?”
“莫非以丞相之口舌乎?”
“新兵孱弱,若不以数量弥补,又如何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