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速请诸葛国相!”
片刻后,鲁国相诸葛瑾匆匆而至。
这位东吴旧臣年近五旬,须发间已见霜色,却仍目光炯炯。
他见刘永手持诏书,面露喜色,不由问道:“
“殿下何事欣喜?”
刘永将诏书递与诸葛瑾:
“国相请看!父皇命我为伐吴监军,监察荆州军!”
“此乃天赐良机,正可一展抱负,向父皇证明我非庸碌之辈!”
诸葛瑾接过诏书,细细阅读,眉头却渐渐蹙起。
他沉吟片刻,谨慎道:
“殿下,监军之职固然紧要,可是……”
“可是什么?国相有话不妨直说。”
刘永不解,“莫非此职有蹊跷?”
诸葛瑾轻抚长须,叹道:
“殿下可曾思及,此番伐吴,淮南军才是主力。”
“按照常理,最需监察者当是淮南军才对。”
“然陛下却命殿下监察荆州军,这……”
刘永笑容顿时一滞:
“国相此言何意?”
“老臣斗胆揣测。”
诸葛瑾压低声音,“恐监军非止殿下一人。”
什么!?
刘永面色骤变,大声道:
“你是说……还有他人同任监军?”
“去监察淮南军?”
诸葛瑾微微颔首,皱眉道:
“淮南军位高权重,其监军必在殿下之上。”
虽然早已说过要设置两个监军。
但这种军事机密肯定不会随便对外泄露。
以至于刘永单纯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