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眼中精光一闪而逝,含笑点头:
“……子玉知我。”
“此次伐吴,朕调动河北、河南、青徐、荆州、淮南五军,合计二十万之众。”
“五军统帅各有所长,却需一人总领全局。”
“否则出现将帅不合之事,反倒容易出事。”
“只是你也知道,伐吴一事牵扯到了许多人的利益。”
“这主帅人选,尤其得慎之又慎。”
“故朕适才没有在朝堂上说这件事,单独留下你。”
“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说说看罢。”
“爱卿以为,谁是这次伐吴的最佳人选。”
李翊缓步至殿侧江东地图前,手指划过长江沿线。
“伐吴之战,以水军为先。”
“故主力必然是荆州军与淮南军。”
微微一顿,又接着补充道:
“荆州军黄汉升老当益壮,淮南军陈元龙深谙水战,此二人确为伐吴主力。”
“只是……”
“只是什么?”
刘备目光如炬。
“黄老将军虽有万夫不当之勇,只是年过七旬,恐不足以统领五军。”
李翊话说的很委婉。
说黄忠年纪大了,恐怕没有精力能够同时管辖五军了。
但刘备其实知道,李翊想表达的意思是老黄忠根本不能服众。
说白了,黄忠加入的时间很晚,全靠刘备捧他。
尽管后面确实有阵斩夏侯这样的赫赫之功。
但说难听点,刘备麾下那些将军哪个不是立有赫赫之功的?
单论累积的功绩,比你黄忠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他们比黄忠多打了很多年。
后期也没有那么多战役可以打了。
况且黄忠年纪确实是大了,七十多的人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