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两家的梁子是就此结下了。
这件事,至今仍是淮南诸将心头的一根尖刺。
堂内霎时寂静。
甘宁瞪大眼睛说道:
“将军何出此言?”
“公久镇江南,深谙水战,压制孙吴多年,江淮皆畏。”
“难道灭吴之事,朝廷还能另择人选?”
难呐……
陈登叹一口气,起身踱步,宽袍随动作轻摆、
“古来功高震主者,鲜有善终。”
“陈某追随陛下多年,朝中又有李相这样的好友相助,得以在淮南坐镇二十余年。”
“如今我陈氏说是江南第一大姓也不为过。”
一般来说,
以前群雄割据,诸侯混战之时,可以对地方大量放权。
州牧这个职位便是在这种背景环境下产生的。
而后来建立国家,政权逐渐趋于稳定,理论上应该渐渐收回地方的权力。
至少不能让地方大员在一个地方待得太久,以免培养出过于强大的势力。
但刘备为了补偿陈登,默许了他留在江南发展。
刘备也不是没有想过把陈登留在中央。
因为你即便是离开故地,你的人脉关系依然存在。
就像李翊虽然到了洛阳当首相,但他在河北经营多年,是正儿八经的河北老大。
人脉网,门生故吏都在那儿。
不过陈登坚持要留在江南,一方面确实是不忍离开自己深耕多年的故乡。
一方面他习惯了江南的生活习惯,在那里还能吃到各式各样的海鲜鱼脍。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陈登毕生的志向就是一统江南。
他在淮南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灭吴做准备。
靠着刘备的默许,以及朝中又有李翊这样的重臣好友帮忙把关。
陈登这二十多年,已经发展成为了汉朝顶级的封疆大吏。
门生故吏已经超过了当年的袁术了。
他说他的陈氏是目前的江南第一大姓,并没有吹牛的成分在。
甚至除了李氏外,目今的齐汉几乎找不到能够压制住陈氏的大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