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先令臧霸率泰山兵,即刻自琅琊北上青州,先攻齐郡、北海等地。”
“我自提大军在后,率先压上。”
“期间,就请主公务必协助曹公,守住兖州。”
李翊希望刘备能够坐镇徐州大本营,主要是为了由他亲自来调度青州前线、兖州前线的两处战事。
同时兼顾两边,中间所要调度的资源,已不是李翊一人能够决定的了的了。
他现在只是最高军事统帅,内部资源的调动,并不好越俎代庖。
“……善,备自会留镇后方,请先生务必要抓紧时间。”
刘备再三叮嘱,他也知道徐州绝对不能深陷青州的战争泥潭。
不然,老曹一旦没顶住,到时候袁军直接给他徐州来个包饺子。
徐州本就无险可守,更别说抵挡众数十万的袁军了。
“翊荷蒙重托,愿效死力!”
李翊一字一顿,言辞庄重地说道。
现在战略部署,初步构成,但这也只是前期的战线而已。
前期河南方面就是得靠守,靠消耗时间。
耗什么呢?
耗袁绍内部自己犯错误,然后河南方面就能抓住机会,给予袁军一记重拳。
就袁营内部那群魔乱舞的情况,内部矛盾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就看河南方面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今可召其他反袁同盟的诸侯,一并来黄河,共战袁绍。”
李翊又向刘备提出,可以将南方那帮小弟召过来了。
这些附庸势力,有的人有钱,有的人有粮,有的人有兵。
但只要能为曹刘分担哪怕一丝一毫的压力,都是值得的。
首先是刘备这边,命丹阳太守袁胤,即刻联合祖郎、费栈等诸位渠帅。
将这段时间征服的山越族,组成丹阳兵发往徐州来,听候调度。
然后命坐镇豫章的太史慈,将豫章的钱粮也发往徐州来。
太史慈已经到了豫章,尝试了度田。
中间虽也遇着不少困难,但最终还是成功推行。
为此,太史慈还专门写了工作报告,发给李翊。
将里面的经验教训一一告知李翊,以方便将来李翊在整个刘营领地,推行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