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子龙非玄德公之仁,恰如刘伯安之仁也。”
“刘伯安虽亡,我主亦当履其志,以期匡正天下。”
“故子龙所忠者乃仁,故非不忠也。”
先生……
赵云感激地望一眼李翊,李翊之所言,正是他心中之所想。
赵云一生所追求的都是仁义之所在。
假使刘备有天背叛了自己的初衷,赵云照样会离他而去。
“……哈哈,子玉真是机敏过人呐。”
曹操抚须大笑,盛赞李翊的敏捷思维。
然目光却望向身后的郭嘉。
此人同样少年天才,足智多谋,年纪也与李翊大致相当。
曹操常对周围人言,“刘备有李子玉,吾亦有郭奉孝也。”
因为郭嘉出仕的比李翊要更晚,名声落他一头。
曹操用来将之与李翊对比,自然是对郭嘉的一种赞赏。
然郭嘉毕竟是心高气傲之人,哪里愿意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
见曹操望向自己,虽未张口说话,却也知他想告诉自己。
奉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可别给我丢份儿啊!
郭嘉遂出列,咧嘴笑道:
“今天下纷乱,纲纪崩坏,人心皆不在此。”
“李郯侯所谓仁政云云,未免空口大言,冠冕堂皇?”
李翊肃容正色,朗声道:
“翊虽身微言轻,但也知事在人为。”
“诚如郭祭酒所言,人心离德。”
“也正因此,更需吾辈力行仁德、躬践仁义。”
“刘伯安爱民如子,玄德公亦躬行仁政,此皆我徐州士民亲身所历。”
“众皆有目共睹,非是空口大言。”
“只有坐而空谈,才是冠冕堂皇,于国无用。”
“凡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便好。”
“只要实心用事,早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