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公孙度虽俱怀枭獍之心,然布乏度之万里鲸吞之气”
“布但能株守孤城,若辕下驹。”
“度则蚕食邻疆,似云间鹘。”
“使中枢鼎固,布必束甲弭耳,岂敢妄窥神器哉?”
“若中枢颓隳,则豺虎非独吕氏一人也。”
李翊识人的本领,亦非昔日可比。
他认定吕布的野心跟公孙度不同。
只要咱们中央政权稳固,吕布就不敢生起反叛之心。
而如果中央的掌控力变得薄弱起来,那么地方反叛的又岂会只有吕布一人?
李翊先是阐述了把吕布留在辽东的合理性,接下来又开始解释留吕布的必要性。
“今公孙既灭,当留虎臣以镇辽东。”
“高句骊、扶余、沃沮之属,昔慑度之威,匍匐称藩。”
“今失其惮,必生獍心。”
“若遣庸将守之,譬犹以羊羔御狼,徒启戎心耳。”
“吕布久镇并州,匈奴为之辟易,其能足以慑群蛮。”
“……故留布于此,实为固圉之长策也。”
公孙度虽然是李翊的敌人,但李翊也肯定了他在辽东的作为。
那就是公孙度成功压制住了周围的蛮夷,使得他们未能发展起来。
别看周围蛮夷弱,那是被周边政权压制住才变弱的。
像历史上司马懿平辽东,不仅屠城,还把公孙氏给直接灭族了。
结果公孙氏一亡,原本被一直压制的高句骊人瞬间崛起了。
所以司马懿也常被人调侃为“高句骊国父”。
李翊当然要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所以他选择了有打蛮夷经验的吕布,其因有三。
第一,吕布本身能力就强,镇得住周边蛮夷。
第二,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就需要吕布这种莽夫来收拾。
选个文官,反而治不好。
第三,就是因为吕布狼子野心,所以才要把他支得远远的。
眼不见,心不烦。
综上考虑,李翊才选择了吕布。
刘晔听完李翊的分析,心中虽然已经认同了,但还是对这个决定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