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关将军出去,是否……?”
鲁肃还待再劝。
刘备却已经拟好的表文收起,道:
“……好了,子敬不必再劝。”
“吾意已决,事情就这么定了。”
“至于以后之事,以后再议罢。”
“眼下且如此安排,日后时势有变,再调动不迟。”
“至于国让那边,我会上奏表其为齐国相。”
“与云长一并理事,此事不必再提。”
考虑到齐国在青州的地位,齐国相基本相当于青州的二把手了。
刘备这样安排,就是希望田豫能够辅佐关羽,两者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共同把青州治理好。
此地算不得贫瘠,也算不得富。
但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不受战争影响,可以安心从事生产发展。
刘备相信,用不了几年它便能恢复“青州之乱”前的生产力。
到时候其北连冀州,南通徐州,可以作为重要的物资输送通道。
而随着刘备势力范围的扩大,每一个地区的人选,刘备都是有慎重考虑的。
除徐州自己亲自镇守外。
北方最重要的冀州,刘备将之交给了自己最仰赖器重的李翊。
青州交给了跟随自己多年,劳苦功高,战功彪炳的关羽。
而南方的淮南,刘备则交给了陈氏家族的陈登。
一方面是自己上位之时,便听从了李翊的建议,用陈登为广陵太守。
其在南方深耕多年,势力已成。
同时,刘备也需要陈家的影响力,帮他牵制南方的宗帅豪族。
既商议妥当,刘备即将拟好的表文,发去了陈地朝廷。
其书略曰:
——“昔袁绍侵入京郊,与臣战于官渡,彼时臣兵少粮尽,诚以为不敌。”
“与翊议此事,翊不以为然。”
“建宜胜之当,申进讨之略。”
“臣心中大振,遂与袁绍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