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不攻打曹操,徐州就愿意维护他在南阳的统治。
若是他敢攻打曹操,那徐州就会联合曹操一起,将之灭掉。
“若真教曹操收了张绣部众,于我等而言并非好事。”
毕竟张绣的部众可是出身于凉州军团,汉末最能打的军团之一。
“可若能引张绣之兵,与我等合力对抗袁绍,岂非一举两得吗?”
李翊提出自己的主张,就是让张绣以独立诸侯的身份,把他拉进曹刘的抗袁同盟里面去。
而不是让他作为谁的附庸。
毕竟张绣即便真愿意成为徐州附庸,徐州也没办法遥控远在南阳的飞地。
那还不如让他保持独立,与曹刘两家合力抗袁。
张绣及他的部众是很能打的。
在许多评书之中,张绣都被冠以“北地枪王”的称号,武力值常年在90以上。
并入选了民间的二十四名将,位列勇冠三军的颜良文丑之前。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场宛城之战。
真实的宛城之战,虽然没有演义里那么戏剧性,但却更具传奇色彩。
张绣以少胜多,不仅击杀了曹操大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
除此之外,曹操的次子,年仅十岁的曹丕也都差点儿死在宛城之中。
经此一战,曹操再也不敢轻视张绣和他的部队。
所以后面张绣投靠他时,他是非常高兴的。
不仅拜了张绣为扬武将军,还跟张绣联姻,让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
另一个佐证张绣能打的证据,则是来源于贾诩的评价。
贾诩给张绣的评价是:
“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
“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
也就是说,在贾诩看来,张绣虽然没有曹操能打。
但曹操手下的武将,却也不是张绣的对手。
按照贾诩的这个观点,就是曹操大于张绣大于曹营将领。
张绣能打的原因有很多,他虽然与吕布都是边地武夫,但他更加老实,对贾诩基本上是言听计从。
偏偏贾诩还是个ssr,张绣听他的就吃不了亏。
除此之外,张绣的部众非常能打,他们虽然是凉州集团。
跑到荆州去,看上去是背井离乡。
但张绣是西凉贵族,他是可以不断从老家武威补充骑士和马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