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果不死,毫无疑问是曹家未来的继承人。
而偏偏曹昂这人能力还很强。
曹昂二十岁就举孝廉,常年与曹操在外征战。
长期以来,有贤名,又有军功。
用曹丕自己的话说,就是,“家兄孝廉,自其分也。”
意思是如果曹昂在的话,自然继承这个位置的就是他。
除此之外,还有曹昂的身份。
只需记住一点,嫡长子这个身份在三国大于一切。
汉末时代,绝大部分士族都具有嫡长观念。
曹昂尊丁夫人为母,既是嫡子又是长子。
在曹昂面前,曹丕、曹植一律定义为庶出。
并且由于曹昂是嫡独子,所以曹家、夏侯家、丁家,三驾马车都会全力支持他的。
自然曹营之后也不会再有夺嫡之争,更不会有权力内耗了。
李翊在权衡完利弊之后,还是决定要埋下这颗雷。
因为曹家的夺嫡之争,至少要等个七八年后才会变得显著。
而要完全灭掉袁绍,及消弭掉他在北方的势力与影响力,至少也要个七八年的时间。
也就说,真正等到曹刘两家决裂的时候,李翊埋下的这颗雷差不多就会发力了。
曹家夺嫡斗争的激烈程度,并不比袁绍轻多少。
曹操都属于是钻了袁家内斗的空子,才击败了袁氏,统一北方。
曹丕一直是曹操的备胎。
像曹冲死时,曹丕宽慰曹操,曹操非但不领情,反而说道:
“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一语道破曹丕的备胎本质。
而后来曹操为了扶持曹植,打压曹丕,使得曹营党派分化严重。
到了晚年时,曹操最后又决定选曹丕,又开始大量铲除曹植的势力,为曹丕继位铺路。
中间曹营权力的内耗,政权的动荡,都是对曹营自身实力的削弱。
一个阵营,最需要的就是政权稳固,禁止内斗。
而曹昂的存活,就对曹营很关键了。
不过,
随着李翊的到来,历史线、时间线的变动,蝴蝶效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