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记得当初与荆州拟下数条通商条款,不知庞侍中说的哪条约定?”李翊笑着问。
庞季眼眸一蹙,忙道:
“在下说的是,将庐江让与我荆州一事。”
“哦?”李翊眉梢一扬,“庞侍中此言只怕有误吧?”
“翊若是没记错,当初约定好的,是只将庐江的表奏之权让给刘荆州。”
“可未说将庐江直接交给荆州。”
“况今夏侯惇为庐江太守,庐江归属之权,诚非我徐州所能定的。”
庞季便道:
“既将庐江表奏之权交予吾主,何以使夏侯惇为庐江太守,使淮南西土为曹操所得?”
李翊只是澹澹答:
“此为天子诏,非吾等小民所能过问。”
“庞侍中若是心中不明,可去陈地朝廷面见天子,当面质问。”
最后这话就说的太严重了。
如今的汉室朝廷虽说名存实亡,但还是要讲个脸面。
就是借庞季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去当面质问天子呀。
那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是大汉皇帝。
历史上刘协就曾当面喝斥曹操,说,“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
而曹操对此的反应是,“操失色,俯仰求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庞季抬起头,望着李翊,情真意切道:
“既如此,我荆州使人上书,奏请天子。”
“表我荆州官员为庐江太守,郯侯看是如何?”
这话问的就很微妙。
按理说上不上书是他们荆州自己的事,庞季却先问李翊的意见。
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朝廷被曹刘两家控制着。
这表文上奏上去,能不能得到天子的首肯,不还得曹刘两家点头吗?
都是千年的狐狸,不必玩儿什么聊斋。
李翊蹙眉道:
“此事却是难办,今庐江太守夏侯惇乃天子亲自敕封。”
“政令岂可朝令夕改,官员又岂可一夕而换?”
“况庐江尚在曹司空手里,庞侍中若想要庐江,须得跟曹司空打商量。”
“却来我徐州作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