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来算去还差一些。
顾丰年一看,连忙跑回屋子,再出来就捧着个红包,那是过年时爹娘给的压岁钱。
“娘,给。”他都交给了王氏,“给爹看病要紧。”
他龙凤胎姐姐顾丰收一看,也将压岁钱拿出来:“娘,还有我的。”
几个侄子侄女面面相觑,他们压岁钱也无,都让爹娘收缴走了。
王氏摸了摸儿女圆乎乎的脑袋:“大夫,还差一两银子,您看能不能先赊账,回头我们就算卖房卖地也会还上。”
董大夫为难:“诊费能给你免了,可药钱不行,不给钱,药房不肯给药。”
他知道农户艰难,可正因为艰难才有这规矩,人人都难,药钱少了就再难收回来。
王氏脸色一白。
她咬了咬牙,转身朝着乡亲们弯下腰:“各位叔伯乡邻,今日我顾家遭了难,实在是手头艰难,求大家借我几个药钱,等回头我跟儿子们定会还上。”
“我家几个儿子都是壮劳力,就算卖命也不会赖账的。”
“爷爷奶奶叔叔伯伯,欠下的药钱我一定会还。”顾丰年连忙跟着求。
顾家几个哥哥哪能让幺弟上,纷纷开口,保证一定会还钱,绝不赖账。
只是看热闹的多,愿意出钱的少,大家日子都不宽裕。
偏顾家本来就是外来户,沾亲带故的少,没有长辈能搭把手。
愿意借钱的也多是三五文,王氏一一感谢,让孩子们都记下来。
牛长栋跑回家报信,牛村长赶过来,见状又让回家拿了一百文。
乡里乡亲凑了凑,最后还差一百文钱。
王氏狠下心:“去把家里头的鸡抓了卖。”
“大夫,就让我家老大老二送您回县城,顺道儿将鸡卖了,药钱就够了。”
董大夫见他们家父慈子孝,一心救人,倒是说:“也别耽误时间,这鸡我买了,带上银子跟我回去取药。”
临走前又叮嘱:“伤口没痊愈之前别沾水,这几日除了药只能喝米汤,等过三日情况好一些才能吃饭。”
“往后要是有条件,就让他多吃一些牛肉,没有牛肉,吃些猪肉猪肝也好,再不济每天一个鸡蛋,气血若养足了身体才能好起来,不然药也白吃了。”
王氏一一应下。
心底却犯愁,如今家底都掏空了,哪里还有银钱买牛肉。
顾丰年仰着头,将爹需要吃肉,吃猪肝,吃鸡蛋记在心里。
顾家老大跟着大夫去镇上抓药,剩下几个儿子小心翼翼地将亲爹搬进屋子。
围观的村人纷纷散去。
路上不免唏嘘,感叹顾老爹时运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