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调又名“水龙吟令“、“丰年瑞“,相传源自战国大庆时期的一组古琴曲。
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古人以龙吟喻笛声,认为龙与水本是一体。
唐代君王仪仗鼓吹,必奏《龙吟声》。
此调咏志抒怀,既能青楼女子常以此寄情,边塞将士亦以此壮怀。
胡芸娘款款下台之际,眸光流转,似在人群中寻觅着什么。
一曲《燕王破阵乐》还留下余音绕梁。
张源来早已心潮澎湃,伏案提笔,准备书写《水龙吟》。
此词牌于文人才子而言,自是信手拈来,腹稿已成。
俞客心中暗自称奇,上一世“天人转生”的陆沉对此界影响竟如此深远。
他不由莞尔一笑。
毕竟也有自己一份功劳,只是这奖励未免太过吝啬。
“阿鼎,你可真是小气。“
正思忖间!
心海中大鼎轰鸣,霞光万丈。
鼎上文字渐次显现:
1。作一首上乘《水龙吟》。(提示:或对未来有利。)
2。写半阙《水龙吟》。(提示:或对未来有影响。)
3。置之不理。(提示:或对未来不利。)
4。结束亲自参与。(13)
俞客凝视四个选项。
从提示来看,相助这位月华轩花魁似乎是最佳选择。
今日已作两首词,索性再添一首。
他果断选择:
作一首上乘《水龙吟》。(提示:或对未来有利。)
张源来正于纸上落墨,忽见一人影近前。
贾瑜等人皆是一怔。
莫非谢观此时还要赋诗?
李香君见此情景,心中不禁慌乱起来,若是谢观再为胡芸娘作上一首诗词,云婉姐姐又怎能压过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