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老太君笑道:“重山,你多年未涉足朝堂,朝中早就换了新气象,以前的旧友多已高升,你有几名弟子已是一品高官,每年都来府中送礼,多联系联系,别寒了学子的心。”
“去见见也好,要是哪天想从清凉寺回来为官,也有人举荐。”
谢老太君摸着自己幺儿的手道:“你哥他的性子你是知道的,不喜欢和朝中的那帮儒生打交道,家中在朝中也没有人能说得上话。”
说到此处,谢老太君不禁叹了口气:“这都年关了,朝中的旨意却迟迟不下,灵儿还在苦守边塞,不能回家团聚。”
“去吧,去吧,你就放心去见你的旧友吧,母亲自己去二楼便是,不碍事的。”
如今谢灵一直没有等到朝中班师回朝的旨意,还在苦守边塞。
谢老太君关于谢灵之事,常常忧心。
为父母者,怎么能不为儿孙计。
谢鸿缓缓道:“兄长的事,我会留意的。”
大院的袁夫人这才脸色好转,连忙道:
“此事就有劳重山了。”
若是谢鸿愿意帮忙,此事就要容易许多。
谢鸿点了点头,便留在邀仙楼门口。
戴着斗笠白纱的女子和黑袍男子也是跟着谢鸿停了下来。
陆华看着谢老太君一行人走进“邀仙楼”内,看着上面的牌匾。
陆华不由笑道:“邀仙楼,邀请仙人,倒是真像这么回事!”
~
谢鸿带着二人,走向附近绮陌春坊,早就备好的三楼雅间。
三人进入雅间内!
谢鸿推开窗。
群芳宴搭建在治水的大桥上,两岸的百姓都能看见。
群芳宴搭建在横跨治水的大桥上,两岸的百姓纷纷驻足观赏,热闹非凡。
月色如水,洒在波光粼粼的治水上,花船上汉子们擂鼓助兴,歌姬们婉转唱曲,将节日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两岸传来不止的叫好声。
最引人瞩目的是灯火通明,里面人影憧憧的“邀仙楼”。
谢鸿的目光在邀仙楼上停留了片刻,随即淡淡道:
“苏景已经进邀仙楼了。只是,书院的人还未到。”
陆华脸色多了几分凝重,她低声说道:“在大齐汴京这样的地方,刺杀一位书院先生,听起来确实有些冒险。”
此时,黑袍男子在雅间内已经掀掉了兜帽,露出了一张布满鳞片的脸庞,额头左右鼓着两个大包,没有眉毛,金黄色的竖瞳中透露出凶气凌然的气息,宛如妖魔降临。
他从喉咙中慢慢挤出一句话:“杀……杀了他,他该……死!”
声音别扭,如同两块磨石在相互推动,透露出他内心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