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心系此局者,除开谢灵萱外,当属于大庆王朝的太后周锦瑜。
她原为北风的长公主,血脉中流淌着异族的血脉。
她虽贵为国母,但根基实则由燕王当年亲手扶植。
十一二年间,她竭力培养势力,府中门客虽千余,然其中真心归附者,又有几人?
恐怕多是为了她身后的燕王!
天子尚幼,她孤身一人在京都中,孤立无援,也无家族势力。
她身旁的少年国君,身披明黄皇袍,年及十六,身形伟岸,五官深邃。
取名,周基。
然其相貌却略异于中原大庆人士,因此朝中不少文武大臣,并不甚爱戴这位天子。
相貌肖于胡人,在民间大为传唱。
当日天子正式继承大宝之时,便有不少臣子告老还乡,请辞归家。
最后!
在谢淳安的建议下天子尊“陆沉”为亚父。
此举一出,民间风评顿时好转。
众多大儒与名士,亦纷纷重返朝堂。
宣布陆沉为亚父的那一夜,周锦瑜在床上辗转返侧,直至天明。
若此战燕国不幸落败,乾元之师必如潮水般涌来,势不可挡,大庆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而作为与陆沉紧密相连的一派。
周锦瑜深知,一旦战败,他们的下场恐怕难逃悲惨。
甚至不用乾元亲自破城。
大庆的世家贵族,就会把他们母子送上囚车。
她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是来着于对陆沉安危的深深挂念,还是对他们母子未来命运的忧虑。
即便是强作镇定,也难以完全掩饰神情中的焦虑。
周锦瑜身旁的少年天子,感受到了母亲的忧虑,轻轻搀扶着她,给予无声的慰藉。
然而,周基的心中并非没有波澜。
对于那位燕王,他小时候曾怀有深深的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