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尚可,谢家谢轩,看起来像是个饱读诗书之人。”
“谢家可是出过谢先生这样的大家,算是不坠威名。”
谢轩站在戏台前,脸上虽极力掩饰,却仍难掩嘴角的一抹得意。
扬名立万,本就是男儿所为。
声伎稍作停顿,随后高声念道:“《咏明》,苏云苏公子所作——谁执云中月,应逐流光来。临湖弄姿态,青樽待酒开。”
张源来拿着苏家下人递来的纸张,仔细品读着上面的诗句,同时听着声伎的诵读,不禁赞叹道:
“这苏云,确有几分诗才,此诗写得甚好。”
“此诗当属今日诗会雅集之最佳。”
声伎正准备继续开口,苏云却走上前来,亲自揭开了一块红布,揭晓了下一首诗作。
“李家才女,李书婉所作。”
“但遗憾的是,只有四句残诗。”
声伎随即念出了这四句诗: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场中顿时陷入了一片静默。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不少女子低声重复着这两句,仿佛在品味着其中的深意。
这诗不正是月华楼女子们的心声吗?
连理枝头的鲜花正在盛开,却遭到了风雨的嫉妒和摧残,时时刻刻都在催促着它们凋谢。她们多么希望掌管春天的神能够永远留住春天,不让这些娇嫩可爱的鲜花落到碧绿的青苔上。
人生亦有悲欢离合,世间万物皆是如此,难以圆满。
她们身处这“笼中雀”之中,青春易逝,韶华难再,这诗中的意境,正触动了她们内心深处。
话音落下。
许是这风尘之中的女子,最是“悲春伤秋”竟然有低低的抽泣之声在楼中响起。
张源来看着陪在身边的女子,也是低头垂泪,不由有些手足无措。
他可没有遇到这一幕,不知如何安慰。
何进一个劲地使眼神,让他看看周围之人,都是男子乘机把女子涌入怀中。
张源来还是不敢,只得咳嗽一声。
“李家才女?写的真好,我虽不能意会,此作应该当在今日最佳,怕是要在西厢楼之中流传了。”
“这草堂诗会今日真的起了势,再来几次怕是要脱掉了这钱袋子诗会的名头了。”
苏云见楼中情景,也不由深吸一口气,为心爱的女子扬名本就是男儿心中的快意之事。
而接下来还有两句诗词,也是今日草堂诗会名声大噪的关键。
他亲自揭开最后的红布,露出里面被精心裱起来的一纸书稿。
正是那日谢观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