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我曾俯视万古岁月?全文阅读 > 第209章 燕京之主回来了携民万众(第5页)

第209章 燕京之主回来了携民万众(第5页)

或是说,是那燕王府内的一群学士与军事大臣,他们组成的“内阁”来定。

这群官员,每日清晨皆会准时来到燕王府点卯,却从不走那正门,而是默契地选择侧面而入,仿佛这已成为一种不成文的规定。

他们之中,有来自各地的孝廉,这些孝廉皆是经过地方推举,品德才学皆优,也有科举取士的中榜进士。

“猛士起于卒伍,宰相起于州郡。”

宰相皆是从基层州部中一步步锻炼上来的,他们深知民间疾苦,了解百姓心声,而猛将则是从军队卒伍中摔打而来。

“乱世之中,不辨高门蓬户之别,不分贵胄草芥之异,更不视残躯完璧之差,唯才是举。”

这两句都是《治北政要》中明确书写的官员启用标准。

在燕王府,官员的选拔不看背后的家世和势力,只看重个人的能力与才华。

在不同的职位上,设置特定的、专门的考核标准,择优录取,确保每一位官员都能胜任其职。

这也是这些年燕王府的幕僚团队一直保持稳定、未出现任何问题的关键所在。他们注重实才实学,而非虚名虚位。

至于那燕地传闻中最为隐秘莫测的内阁,其真身竟藏匿于一间看似平平无奇的暖房之内。

暖房之中,仅设一地炉,环炉而置数把古朴木椅。

每隔半月,此地便会有一场早会与晚会。

在民间也被称为“小朝会”。

那几把木椅上,所坐之人无一不是燕地举足轻重的军政之中的大人物。

燕北军副指挥使封海平。

镇北侯,霍海。

水银都统章煜。

左司马刘温,以及太尉窦固。

这五位皆是陆家军中的老人。

还有一位新的面容,他便是近些年迅速崛起的三洲巡抚文孝和。

三十五岁科举第一榜进士,年仅数载,他便以卓越的才能和政绩,从九品县令一步步攀升,历经六次调任,皆在州郡留下显赫的政绩。

燕王府慧眼识珠,不愿人才埋没,遂四次破格提拔,却也不敢纳入内阁。

直至文孝和亲自踏上终南山,面见燕王,经燕王亲自首肯,方才得以加入这内阁。

屋内也就七把椅子,六人落座。

只空悬正中一把主座,已经空闲十年。

当然,除了内阁之外,燕王府还设有数十位参议和幕僚,他们各司其职。

每当有重大决策需要制定时,这些参议和幕僚提各抒其见后,最后再由内阁进行最终的决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