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也是罗根一方为审判做准备而收集证据的一环!
——瞅瞅,这就是民心呐!
联邦层面的“全美销售淫秽物品诉讼案”的推进已经大为加速。
虽然美利坚的司法程序冗长而反复,尤其是一些大案件,延绵数年乃至十数年的屡见不鲜。
但这案子绝不能拖了啊!
现在蔓延全美的禁售和反诉讼官司,源头都在这个案子上,美利坚可是案例法的国家,有了先例,其他案子才好做裁决啊。
而在收集证据为审判做准备的过程中,双方律师还不停地提交动议,要求法院采取具体行动。
譬如起诉方的律师就声称罗根操纵报社进行“媒体未审先判”,潜在陪审员可能都已经接触了报道,请求法院在没有审判的情况下支持他们的裁决。
罗根的代表律师当然请求法院驳回。
因为,起诉一方的天主教会,也没少“操纵民意”。
天主教会只是保守,但不是傻子,看到罗根靠着“讲故事”引发了广大的同情,哪里还不知道大众最喜欢的就是听故事。
或者可以说,美利坚的法庭,本来就是故事与故事的对决。
不过,如果只是讲当事人的故事,罗根花样的“励志故事”,比爱德华牧师“一生奉献主为了主誓要诛灭一切邪恶”的故事,简直是花样吊打。
没事,既然你罗根身上素材多,那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帮你讲故事”。
广播电台、维密bra,以及《五十度灰》的爆火,对于罗根来说也是双刃剑。
天主教会就抓住纰漏,编了,不对,是“揭露”了不少精彩的故事。
例如什么“看了《五十度灰》的少女,能很随意地和男人接吻,甚至在凌晨3点钟会偷偷地从家里溜出去找男人玩乐……”
或者“受了维密bra游行影响的女儿,只想成为男人的玩伴,不想担负责任,更不想成为孩子的母亲……”
不得不说,这样的故事被正统的父母们看到,他们会是什么心情?
他们一定只想锤死罗根!
罗根一点都不带怕的。
除了他自身的“故事”更引人入胜,更有传播的价值,他也在探寻爱德华牧师的“故事”。
教会嘛,罗根一想起宣讲道德和信仰的神父,就想起“小男孩说神父有号角,修女却说神父有钥匙”的地狱笑话。
爱德华牧师表现得道貌岸然,私底下是不是也跟小男孩有点“不得不说的故事”?
这个活儿被唐纳尔接了。
他手底有不少鸡鸣狗盗之辈,偷偷潜入教会探寻牧师的秘密不算难事。
然后,这一天,在过来跟罗根通报的时候,唐纳尔表情极度奇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