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摊了摊手很无辜的说道:“解释什么?”
纪红民恨不得撬开徐良的小脑袋瓜,看看里面到底是个什么构造。
都这个时候了,竟然还在这嬉皮笑脸的,这要是自己的后辈或者学生,早被他吊起来锤了。
好吧,明显对方不是。
“解释解释【前黑板】的公信力与满意度为何会突然断崖式下跌?这其中的逻辑是什么?”纪红民耐着性子说道。
其他人的眼光也都看向徐良,明显也都想知道原因。
要知道这完全突破了几位老学究ID认知极限,这可是接近百分之20%的公信力,太TM吓人了,这如果放到现实中,简直不敢想象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张家栋红着眼珠子,道:“别磨叽,你过来不就是想要显摆显摆的吗?说吧,我们洗耳恭听。”
“就算是休眠效果,也不该有这么大的数据下滑,反应也太激烈了。”
“传媒学科没这一条。”
徐良也不装模作样了,确实过来就是为了解惑的。
听到一连串的问题,徐良并没有直接回应,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基恩·夏普:
“基恩博士应该熟悉这个现象吧?”
基恩·夏普被点名,沉吟片刻说道:“我只看出来一条社会心理学概念【镜中我】。”
纪红民听到后,皱眉道:“【镜中我】的概念我自然知道,但是仅靠【镜中我】的大众传媒概念,是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的。”
徐文涛没忍住,开口道:“什么意思?怎么就【镜中我】了?”
张家栋闻言,解释道:“【镜中我】是一条社会心理学概念,也是大众传媒概念,学术上定义: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自我的认知。”
“而这种认知主要是通过与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
“来源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
“是反应自我的一面镜子,人透过镜子认识自己所以叫【镜中我】。”
徐良笑了笑继续道:“其实说白了,你是什么样的人,不取决于你自己,而是取决于别人对你的定义。”
“具体的定义,我就不在这赘述了,这毕竟是一条20世纪初出现的心理学概念。”
“你们疑惑的地方大概就是仅靠【镜中我】不可能达到这种休眠效果。”
“没错,我还用到了另外一个与之对应的概念,那就是【个人主义】。”
“了解社会学科的都知道,他没有定理,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只有概念,而很多概念是相反的,比如【镜中我】与【个人主义】,我所应用的应该算是两者的复合反应。”
基恩·夏谱,听完徐良解释若有所思。
纪红民听完后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反应尤为激烈:“不可能!【镜中我】与【个人主义】这两个概念不可能放到一起,他们是相反的。”
“【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人自由、个人利益,强调自我支配,来实现自我意识。”
“【镜中我】则是强调与其他人的互动,借与他人的交互来完善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