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3-6教学楼。
一间私人教室。
美术学院与传统的集中式教学楼不同,整座大学散落在汉堡市的各个部分。
学校按照工作室类型还非各个院系分配教学空间,每间工作室就像是一间私人城堡。
每位教授就是城堡国王,除了大型公共课以外,他们一门小课往往只会收不到十名学生,少的五六人的也有。但像是这间教室一样,只有一名老师和一名学生的情况,在整间美术学院里也非常的少见。
“……工画者擅书,书画同体,之前便讲过,对于国画而言,书画,书画,书与画二者完全分不开……”
教室的空间大约30来个平方,很小,很漂亮,也很温馨。木地板,窗台边放着一张浅红色木质办公桌。两张舒适的沙发放在教室中央的空地上。地板在不久前才刚刚打过蜡。阳光在木地板上照耀出粼粼的波光,这样的波光之中又混杂着龙井茶和好的墨水在宣纸上逐渐阴干时极为特殊的香气,温暖又让人沉醉。
这是一个十分让人感觉到昏昏欲睡的午后。
房间里的两张沙发椅都空着。
教授和唯一的年轻学生站在那张浅红色的木桌旁边,教授手里提着笔,学生则站在一边非常认真的看。
书桌边则放着一本翻开着的《历代名画记》。
曹轩没有让顾为经报他主讲的大课,而是两个人每周私下里上两间小课,课堂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那本《历代名画记》。
老太爷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曾专门把《历代名画记》拿出来说事。
结果。
曹轩为顾为经所挑选的绘画教材,依旧是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这件事看上去颇为奇怪,他们上课的第一天,顾为经便对此充满了困惑。
老太爷笑笑。
他告诉顾为经,《历代名画记》在整个中国画的历史上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贯通了上至先秦下至隋唐的绘画历史,收集了包括顾恺之、谢赫等诸多前代艺术品鉴名家的绘画理论,它的重要性与意义毋庸置疑。
为顾为经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先以批评的角度提及它的缺点,并不是想站在居高临下的角度表示苛责。
一来是要警醒自己,绘画的时候,始终要有足够的温度。
二来。
第一堂课的意义也是在要告诉顾为经,即使是如《历代名画记》这般著名的作品里面的观点也绝不是说就全是对的。
同样——
那么往后他曹轩在和顾为经上课的时候,他的观点,他的结论,当然也可能是颇有错误的地方。每个人始终都有自己认知的局限,既然是学习,是做学问,既然目标是想画出自己独有的东西,始终对于权威表现出一种理性的怀疑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孩子从来不是父母复制粘贴的产物。
师徒关系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