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在中央展区观察了这么久,音乐剧《猫》系列水彩画稿的展览效果,大致上和她先期所预料的差不了太多——
也就是……好极了!
《猫》系列这样的画稿,放在严肃的双年展上,会有一系列无法被回避的问题。
原创属性不够高。
艺术思想性不够高。
画法调性也不够高。
整水彩画的篇幅也有点小。
……
无需讳言。
安娜以树懒先生的身份给侦探猫提出的参展建议,从来都不是完美的绘画建议。
甚至它离“完美”这个评价,相差了非常远。
画音乐剧《猫》的水彩画,只是在极短的时间,在有限的条件之下,她们所能实现的最优绘画方向而已。
但是。
侦探猫却把它们完美的表现了出来,笔触堪称毫无瑕疵。
她画的实在是太好了。
碾压性质的好。
展台基座总共有十二只猫咪的画稿,安娜给这个画集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猫咪十二罗汉”。望着它们整齐的排列在属于特邀画家的中央展台之上,所有观众都像是看了一出无声的音乐剧。
喜笑怒骂。
活灵活现。
“艺术性”不够高也有好处的——
至少人人都看的懂。
“思想性”不够深刻也是有好处的——
起码人人都能会心一笑。
在庄严的、深髓的、甚至有些枯燥的艺术展的现场,在每个展台上的创作者都在竭尽所能的表达深刻的社会议题,在每位画家都想成为下一位达米安·赫斯特或者杰克逊·波多克的时候。
转过拐角。
这些可爱的,毛绒绒的生物们出现在眼前。
就像是宿醉后的清晨从迷离的幻梦中清醒,发现有一只猫猫正趴在胸口,用耳朵蹭着你的下巴。
难免偶尔有游客会觉得这些作品过于儿童化,纯粹的写实风格的水彩,在这个时代又显得过于陈旧,而暗暗摇头……这不是游客的问题,这就是这幅画的问题,这一点没什么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