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就按照规矩来!”
“谁要是进厂,想要胡搞的话,直接告到街道那边去,就说对方的行径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生产!”
“要是对方来头太大,一味的拿好处不想分担责任和义务,还拿爹你当牛马使唤的话,那咱们就和街道商量另起炉灶好了!”
“爹你现在可是街道眼里的能人,只要你还能继续有不俗的表现,根本就用不着看旁人眼色,起码在修理厂的一亩三分地里就是如此!”
武志听得热血澎湃,眼里似乎都带上了光彩。
在红星轧钢厂的时候,他哪里如此牛气过?
随便一个车间组长,逮着机会就能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十分钟不带歇的。
他只是五级工,可没有隔壁九十五号院刘海中和易中海那么牛气,而且还是被抓住错处的时候。
打了鸡血的武志,研发热情空前高涨。
带着临时组建的工厂‘技术组’,其实就是三个三级钳工,以及一名分配过来的中专生配置。
很快,就鼓捣出了比较高级一点的蜂窝煤炉子。
除了烧煤的灶膛之外,旁边还多了个可以加热的水箱,容积差不多有半桶水那么大。
另外,就是几个可以加热饭菜,以及其它食物的铁皮小格子,算是丐中丐版本的微波炉。
一经推出,果然十分受欢迎!
只要灶膛里的蜂窝煤不熄火,就能有大量热水供应的状况,对于京城百姓来说太过友好了。
当然此时这样的高等蜂窝煤炉灶刚刚推出市场,价格还是比较感人的,一般的工人家庭暂时还消费不起。
可就是如此,修理厂几乎开启了两班倒的模式,一天到晚忙个不停。
要不是武志得到了武爱国的提醒,不要轻易上三班倒的话,怕是修理厂的忙碌情况,还能上升一个台阶。
正如之前和街道陈主任说的那样,蜂窝煤炉子的市场,实在太广阔了。
此时,整个京城只有鼓楼修理厂一家重点生产,已经不能用供不应求来形容,甚至形成了一定的垄断。
反正,生产车间制造出一台,立即就被等候多时的供销社采购人员提走。
这样的情况,肯定不会持久!
就算街道不乐意也不成,上级部门肯定会进行统筹安排,让更多的相关工厂加入生产序列。
可作为首开先河的鼓楼修理厂,肯定能够吃到最肥美也最长久的那份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