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十四,我月崽的一众兄弟里,最有雄心壮志的要属十四了。
除了偷偷摸摸搞巫蛊的老十,别人都是讨好高祖、拉拢大臣等常规操作,哪怕令人恶心的老五和十六也是拐弯抹角收集情报和赚钱。
十四和他的兄弟们不一样,他觉得普通方法靠不住,于是选择直接开大,养私兵准备谋反。
囚父杀弟上位的皇帝不是没有,比如大名鼎鼎的星崽,青龙门兵变一扫赵朝靡靡之音,开创常熙盛世。
但老十能和星崽比吗?他有年少就独领一军率创奇功的军功吗?他麾下有忠心耿耿的百战精兵吗?他甚至都没一个想废长立幼的昏君爹。】
天幕还没说完,瘫在地上满面惊慌的又多了一个十四皇子。
得,又一个不打自招的。
十四王妃的父亲、定波侯郭松脸色煞白,听动静就知道十四皇子已经开始谋划养私兵了。
郭松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要是被牵连也够冤枉的。
当年他就不是很愿意把闺女嫁给皇子,现在好了,十四皇子要搞兵变,就这心理素质还搞兵变?老老实实当个藩王不好吗?他全家都要被害死了。
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心,谁也不敢吭声。笑话,那可是谋反,放在一般人身上最少也要诛三族。现在谁敢出头,谁就是陛下的出气筒。
常誉侯周范多胸口扑通乱跳,幸亏他大闺女生得晚,嫁了年纪相仿的十七皇子。
以后十七皇子就是天下第一好女婿,谁要反驳,他跟谁急。
不就是抠门了点吗?抠门好啊,抠门就不会想着去养私兵。反正他宝贝闺女有嫁妆,不差钱!
承安帝并未像群臣想的一般生气,他更关注天幕口中的“星崽”。
“星崽”的身份很明确,囚父杀弟、青龙门兵变、常熙盛世,他便是南赵常熙帝宋天策。可天幕为何要叫常熙帝“星崽”呢?难道是因为赵世祖那篇《北辰颂》吗?
承安帝很苦恼,若是如此,他便无法根据“月崽”这一称呼找出晏成祖为何人了。
殷辛没想到他兄弟里竟然有个想效仿青龙门之变的有志之才,藏得够深的,平时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十四皇兄有这等豪情壮志。
殷辛倒是可以确定“星崽”的来源就是《北辰颂》,恰似二凤的《威凤赋》。
甚至都不用天幕剧透,殷辛都知道日崽是谁了,除了叠了秦始皇+汉武帝+朱元璋三重buff的光曜大帝外,别无人选。
殷辛学史书学到光曜大帝时都有点懵,以乞丐之身一统九国并一举荡平匈奴,这传奇的人设,不定是哪个千古一帝开小号炸鱼来了。
这位“星崽”常熙帝也很了不起,北伐成功,把一个破破碎碎、军阀四起的半截子王朝打造成统一的辉煌盛世,为之续命二百年,大概是刘秀+李世民+刘裕,人设也很绝。
殷辛无法想象很可能与二者并列的晏成祖的人设有多夸张,他真的看不出一众兄弟里有谁有这种壮举。
【十四嫌藩国太远,就近把私兵养在了京城附近的庄子上,然后各种偷偷摸摸搞兵器、造盔甲,还纳了好几个富商的女儿当小妾,转手就把小妾带来的“嫁妆”卖去当军资了。
十四的不对劲自然是被十四王妃看在了眼中,但夫妻俩关系格外不好,除了刚成婚那两年就再也没同房过,所以王妃才不管十四,只要不谋反,爱咋咋的。
就在十四决定动手前夕,王妃敏锐地察觉到十四的不对劲,再一派人去查,xxx的,十四竟然真的想谋反,十四王妃提着裙子就去找她爹了。
十四王妃她爹一听他那个干啥啥不行的王爷女婿养了私兵要谋反,转身就往宫里哭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