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农则嫌日子不够好,地主老爷越来越黑心了。
慢慢的,佃农们之间,就会开始出现‘狗皇帝’‘贼老天’等词汇。
当这愤怒的火焰堆积到一定程度,并在合适的契机点燃,一场农民起义就会顺势爆发。
这个腐朽到根上,让自耕农没有半点活路、容身之所的破败王朝,最终会被天下农户的愤怒所击碎。
而后新朝建立,又一个新的轮回开始……
所以说,三百年王朝周期律,并非是封建王朝定了个三百年的闹钟,闹钟一响就要‘奉天亡国’了;
而是三百年、二十代人的时间,便是古华夏封建时代的地主阶级,将农民剥削、压迫到临界点的大概用时。
这个时间会有出入——或许会短几十年,亦或是长几十年;
但基本都会在三百年、二十代人这个基准上,前后便宜几十年、三四代人。
至于小冰河时期这种‘天谴局’,那确实是倒霉。
明白了这些,再来看汉太祖刘邦在位期间,为汉家留下了几项百年大计,就不难发现:作为底层走出来的农民皇帝,汉太祖刘邦,是准确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
——刘邦知道,一个王朝的兴衰,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就是土地兼并为主,阶级压迫为辅的阶级矛盾!
于是,刘邦两手抓、两条腿走路;
一边是陵邑之制,压制地方豪强势力,将‘地主’阶级死死摁住,不给地主阶级压迫农民,甚至是‘成为地主’的机会;
另外一方面,对于农民几近于无的抗风险能力,刘邦便以上林苑这个调节阀,来竭尽所能、力所能及的,为底层农户兜底。
如果没有上林苑这个调节阀,哪朝哪代的自耕农破产,都只有一条路能走。
就好比如今汉室,家家户户在开国时,都得农田百亩,为自耕农;
结果随便一场意外,就要让这家农户变卖过半田产,手里只剩下四五十亩地,产出根本不够支撑一家人的生活。
于是,这家人就只能在现有的四、五十亩地的基础上,额外佃租别人的几十亩地,来作为家庭产出补充。
而事态接下来的走向,却不会是再来一场意外,逼迫这家农户将剩下四五十亩地也卖出去。
——不需要第二场变故!
对于自耕农而言,只要有一场变故,只要开始佃租别人的农田,那一切就都不可逆了。
因为百亩地,就是一个农户家庭所能耕种的迹象。
原本,你耕种属于自己的一百亩地,产出除税赋外全都归你所有,你们一大家子尚且只是饿不死、冻不死;
现在,属于你自己的田只有四五十亩。
剩下的几十亩,是你从被人手里佃来的。
既然是佃租,那就必然有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