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刘荣的认知体系和立场,也和先帝差不多。
对于刘荣而言,国家的稳定,自然是高于一切。
但与先帝稍有不同的是:刘荣将国家利益,也就是发展、进取,与国家稳定摆在了一起,并列第一档。
究其原因,倒也不是刘荣自命不凡,自认为自己比先帝睿智、英明许多;
而是单纯的穿越者自带外挂,以及二十来岁继承皇位的年纪,还有历史大势的节点,让刘荣有信心在有生之年,带领汉家锐意进取。
如果说,先帝是‘稳中求进’,刘荣则是‘稳、进并求’。
进取困难的时候,就偏稳一点;
有机会进取的时候,也完全可以在适当范围内,暂时牺牲‘稳’字。
二者处于动态平衡,视具体情况而定。
至于个人利益——和先帝一样,刘荣认知中,自己的个人利益,和如今汉室的国家利益,同样是高度一致的。
作为天下共主,富拥天地万物的刘荣,能有什么个人利益?
吃穿用度,甚至于合理范畴内的奢靡享乐,刘荣都不需要操心,也完全不需要去争取。
皇帝的身份,天然就满足了刘荣,在想象力范畴内的一切物欲。
物欲无须争取,便能得到全方位无死角的满足,那剩下的,自然就只剩下精神欲望了。
精神欲望有很多种。
在后世,诸多贵族子弟,便在物欲得到满足后,感到极致的精神匮乏时,选择了许多消极的、负面的精神预防。
本分一点的,为了追求刺激,玩儿跳伞、滑翔等极限运动;
出格一点的,飙车,滥交,亦或是沉迷扮猪吃虎。
最过分的,更有沾染du品,强迫女性,乃至以杀戮来求精神刺激的极端个例。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
精神欲望,有消极层面的,自然也有积极层面的。
好比如今的刘荣,一点都不觉得长安的纨绔子弟,鲜衣怒马,出入成群,又或是在长安街头策马狂奔,再撞死几个人,是多么炫酷、多么令人感到精神满足的事。
反倒是一个个原本吃不饱饭的农民,在刘荣的治理下能勉强吃饱了;
一个个差点冻死的苦命人,因为刘荣的原因勉强活下来了;
亦或是原本前途暗淡,根本没有未来可言的底层民众,在刘荣的精心设计下,得以生活在一个未来有希望的社会体制之中。
——这一切,都会让刘荣感到非常自豪,精神欲望得到极大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