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再拿这两头牛、五只羊,换到了堆起来有小山高的粮食。”
“按那汉人的说法,那堆起来像小山的粮食,有足足一百个石。”
“如果只给一个人吃,能吃五年的。”
闻言,妇人默然。
对于河套地区的变化,哲别或许是迷茫、是无所适从。
但作为女人——尤其是草原上的女人,对于生存之道的嗅觉,永远都是那么的敏锐。
好比方才,说起河套的变化,哲别是一阵唉声叹气,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和儿子说。
但妇人却极为敏锐的捕捉到,如今河套地区出现变化的关键。
——商人。
——汉商。
过往几十年,汉人商队,就一直是草原各部调整物质结构,以及获取珍惜资源的不二渠道。
如盐、药等紧缺物资,以及通便所需的茶等——除非有汉人商队随即刷新在草原上,否则,游牧部族就根本无从获取。
而草原上的女人,又几乎天生就会依附强者生存。
所以,妇人很清楚:河套地区无乱变成什么样,博望城内的那些汉人商人,起码是对河套有利的。
有了那些商人,河套地区将再也不愁盐、茶、药等特殊紧缺物资,甚至都不怎么需要愁吃。
没听哲别刚才说吗?
两头牛,五只羊,就从汉商手里,换回了足够一个人吃五年的粮食!
未来,河套若发生灾祸,牧民实在活不下去了,也完全可以拿着牛、羊,去换汉人手里的粮食吃。
毕竟两头牛、五只羊,可吃不了五年。
再有,便是除了牛羊牧畜,以及各类皮毛,汉人的商贾,也向来都是要其他稀罕物件的。
比如:金发碧眼的大宛奴。
卷发黑肤的昆仑奴。
以及各种奇形怪状的奴隶,或是异域风情的美女,都能在汉人商贾手里,得到一个‘稀罕物’的高价。
而对于草原各部而言,这些长得奇形怪状的奴隶,其实算不上什么稀罕物。
汉人奴隶要放牧,匈奴奴隶要放牧,大宛奴、昆仑奴,也照样还是放牧。
没人在意牧奴长什么样,只在意牧奴听不听话、力气大不大,体力好不好,能不能干。
而那些奇形怪状的奴隶,普遍都有着‘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