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两种情况下,本场高阙战役的高阙争夺战,才会宣告结束。
其一:匈奴人猛攻不下,放弃夺回高阙。
其二:匈奴人夺回高阙,汉军退回河套。
没有第三种可能。
所以此刻,长城内的汉家百姓,是在普天同庆、奔走相告;
但在长城外——在边墙以北的云中,在版图西北的河套,乃至于高阙,汉军将士们都在紧锣密鼓间,准备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下一场战斗。
匈奴人反扑高阙,是必然的。
任是谁,都不可能在宝贝疙瘩心尖肉,被死对头强行夺走后无动于衷,直接认亏。
无论成或不成,无论有没有胜算,匈奴人都会或出于恼怒、或出于惊恐,而尝试反攻,以图夺回高阙。
所以高阙一线,战斗还远没有结束。
而高阙之战,之所以被天子荣定义为‘高阙战役’,而非已经结束的第一场‘高阙争夺战’,固然是因为这场战争,并不会完全局限于高阙一线。
高阙,只是一个点。
原本由匈奴人掌控的高阙,对河套地区形成威慑、威胁,直接遏制汉军北上幕南,并侧面牵制汉军,无法全力西进。
而现在,为汉室所掌控的高阙,又反过来对匈奴掌控下的幕南地区造成战略威慑。
匈奴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对于匈奴人而言,最好的选择、最好的结果,固然是夺回高阙。
所以匈奴人肯定会反扑高阙。
但匈奴人绝不会只反扑高阙,且无论高阙能否夺回,匈奴人都不可能不从其他方向,对汉室发起泄愤式反击。
比如孤悬塞外的云中城,大概率要再度陷入匈奴人的重重围攻。
河套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也可能在匈奴人的暗中鼓动下,在河套地区引发混乱、动荡。
还有河西地区,自是不必赘述——与高阙唇亡齿寒下,必然也会竭尽全力,尝试着从侧面牵制汉军,以助匈奴人夺回高阙。
所以,高阙战役,看似是以高阙争夺战为主,高阙归属权为双方争夺的重心,但实际上,战场却很可能遍布汉室北方,近半边防国境线。
河套地区,需要提防西侧的河西,甚至还要小心内部的动乱。
云中城几乎必然被围,上郡、代郡,都得尝试着助云中一臂之力。
代北马邑一线,就算不会引来大股匈奴骑兵部队入侵,也难免会有草原部族小规模入侵、驰掠。
如果发生对匈奴人而言最差的状况——即高阙多不会,河套乱不起来,河西也被汉家基本弹压;
云中城又是几十年来,都不曾被攻破的建城,大概率也打不下来。
一旦以上种种情况发生,匈奴人在双方接壤的展现一败再败,那最终,很可能就会是代北——乃至于燕北,承受匈奴人的怒火宣泄,以及战略反击。
所以,对于天下人而言,高阙之战,已经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