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华夏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候,天子的私生活,往往都不是正儿八经的官员负责的。
比如当今汉室,少府六尚当中,尚衣、尚食、尚席、尚沐四者,无一例外都是由女官充任。
而且是惯例默认:必须是女官。
余下尚冠和尚书——前者多为寺人,偶有郎官兼任;
后者,或为寺人,或为侍郎……
说到这里,大家伙看向公孙弘的复杂眼神,也就是可以理解得了。
——尚书令,阉人做的官儿,你公孙弘也不嫌弃?
好歹也是做过二千石博士、真二千石太中大夫的老臣啊……
咋能这么不要脸呢……
于是,宣室殿内的画风,便随着公孙弘的自我介绍,而变得更加奇怪了。
如果说之前,大家伙是不知道公孙弘的来头、不明白这个四百石的花甲老翁,凭什么能在朔望朝自作主张的开口说话;
那现在,大家伙就是在鄙视这个自甘堕落,为了谋求一官半职,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所谓‘故《诗》博士’。
至于公孙弘,原先还只是因‘居然没人认识我’而感到尴尬;
此刻,却是因为大家异样的眼神,而莫名一阵苦笑连连。
汉博士有多难做,没人会比公孙弘更懂。
没有参政权,没有议政权,甚至没有主动请见天子的权力!
除非天子主动召见,否则汉博士,那就是一块立给天下人看的贞节牌坊!
是;
贾谊风华绝代;
晁错名垂青史。
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他们,都得到了太宗皇帝的接见!
而且是不止一次、连续不断的反复接见!
能三天两头见到天子,可以无所顾忌的大展宏图——公孙弘真的很想说一句:我上我也行!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公孙弘为《诗》博士,唯一一次得到太宗皇帝召见,都还是和贾谊联袂入宫。
结果进了宫,太宗皇帝听过贾谊的策论之后,当即惊为天人,什么都顾不上了,当下就要留贾谊秉烛夜谈!
可怜公孙弘,从应召入宫到落寞走出宫门,满共就说了三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