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朕这一生如履薄冰笔趣阁 > 第432章 还行吧(第2页)

第432章 还行吧(第2页)

这就好比一个从小学开始就进入封闭式学校,一直到清北大学毕业,才重新回到社会的傻白甜。

你说他不行吧?

人家清北毕业,成绩优秀;

你说他行吧?

他连买菜都不会,连公交车都不会等……

放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么说或许夸张了点。

但在刘荣召见,并与之奏对、策问时,这说法就半点不夸张了。

——今日,针对这三十来号人的策问,刘荣几乎是给每个人,都准备了量身定做的问题的。

而刘荣给倪宽准备的问题,便是:陵邑之制,利、弊几何?

很显然,刘荣这个问题的重点,是直击倪宽所出生的儒家之基本盘:地主豪强群体。

刘荣想要凭借这个问题,看出倪宽对豪强的态度;

并以此来判断倪宽这个儒生,究竟是夸夸其谈的鲁儒之流,还是北平侯张苍、贾谊贾长沙那样,虽然出身儒家,却有治国之才的大贤。

倪宽最终给出的答案,便印证了刘荣最后的结论:倪宽,无疑是一块璞玉。

但还没雕琢好。

仅仅只是一块极好、极上乘的原材料,高级货;

但也只是‘原材料’,而非成品。

倪宽作答的策论,洋洋洒洒数千字。

总结概要起来,其实就短短几乎话。

——陵邑之制,本质上是为了减小关东郡国行政压力,而将那些不好处理的‘泛贵族’群体,都强制迁徙到皇城脚下,以更好的集中管理、统治。

本意是好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极个别贪官污吏,乃至于法家酷吏刻意扭曲,导致具体的操作模式出了问题。

从而,最终使得原本只是应该被迁入关中,换个地方居住的地方豪强,被地方官吏以强制迁移的名义,巧取豪夺、敲骨吸髓。

所以在倪宽看来,陵邑之制,初衷是好的;

被迁徙的地方豪强,也是应该被迁徙的。

但操作模式出了问题,导致地方豪强在迁移过程中利益受损,平白养肥了地方贪官污吏。

到这里,其实就能看出刘荣准备的问题,真的是非常精准、非常有针对性了。

——儒家士子于汉家而来,从来都只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商榷:屁股歪不歪?

至于有没有本事、肚子里有没有墨水,反倒在其次了。

反正儒家五经,又不会教你怎么做官、怎么收税,怎么与同事及上下级相处之类。

如何做官,终归是要先做了官,才能在实践中一点一点学会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