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这样的地方——只有这般更深、更宽的河域,才能将汹涌而下的大河之水稍稍安抚下些许。
选择水流稍缓处,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至于这么做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
“禀将军!”
“遂营甲部都尉报:此处,大河两岸间距足近二百步——超过一里!”
耳边传来副官刻意压低音量的禀奏声,栾布只面色凝重的微微点下头,并没做出反应。
河宽超过一里!
足二百步!
这意味着汉军原定的一些计划,不得不做出一些发出巨大响动、极可能影响行动隐蔽性的改动。
只是栾布很清楚:事到如今,弓在弦上……
“按照原定计划,由遂营甲、乙都尉,各遣涉水司马先行渡河!”
“——渡河之后,涉水甲司马留守原地,开始搭设浮桥。”
“乙司马四散巡视,以免走漏风声!”
河宽出乎预料的宽,对于汉军此次行动最大的影响,便是浮桥的搭设工作。
根据汉家原定的行动计划,遂营都尉搭设浮桥的整个过程如下。
先以‘涉水士’,即善水之人游到对岸——游过去多少算多少。
而后,用射程、力量足够的远程武器,如建议投石器,将绑有绳索的石头投到对岸。
等石头投过去,也就等同于两岸之间,有了绳索相连。
再由先前游过去的‘涉水士’,将绑在石头上的绳索解下,并在稍远离河滩处扎下木桩,将一条条接连两岸的绳索固定住,前期工作便算是完成了。
到这一步,后续部分就容易多了。
由后续遂营部队自东岸开始,将一条条长木固定在三条横跨两岸的绳索之上,一根木头一根木头朝着对岸铺,一直到浮桥连接两岸位置。
相对先前,游过河、投石器扔绳索等操作,这一步的危险性大大降低,只是稍繁琐了些。
而在原定计划中,负责将绳索的一头投到对岸的投石器,大致射程便是二百步。
——毕竟是建议投石器,而非攻城用的巨型投石器,二百步的射程,已然算是鬼斧神工。
只是这二百步的射程,是单只投射石头的射程。
若是石头上,再被榜上一根二百多步——足四百多米长的粗麻绳,那射程不说减半,也总归是要打些折扣……
“用床弩!”
“将绳索绑在床弩弩箭尾部,直接射到对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