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寻声望去,便见大笑的人就坐在她对面,同她一样仅次于齐承沅之下。
陆之石。
当年的状元,后来的政令台鸾阁承徽使。
陆之石原先是不站任何一派的,一直在政令台做着纯臣。
陆氏家大业大,他背后有一整个家族支撑,确实没有必要在那个时候站队。
而此时不一样了,如今朝野一边倒,谁都想乘机攀住太子这棵大树往上爬。
因此瑀王与太子之争尘埃落定后,他便送了帖子来,投于太子门下。
而太子向来是个爱惜人才的,只要诚心向他投靠的,他都统统收于座下。
陆之石道:“林大人说的轻巧,蜀地路远,我们的手如何能伸到蜀地去?而且待佘翎大将军上任后,军权已定,圣上恐怕很难改主意重新考虑人选,另外就算圣上当真考虑了,谁又能保证圣上一定会考虑我们的人?”
毕竟这一次,圣上就没有将军权交给东宫。
陆之石上前一步,“臣以为,不如在这位佘翎大将军出任路上制造些意外……”
他抬起手,在脖子处一划,“既能早些让圣上知晓我们的决心,又能提早将军权拿回手中。”
林舟一听,立马皱眉。
她站起身来,“臣认为不可。此计一出,便是将夺权摆在了明面上,臣认为还不到与圣上撕破脸皮的时候。”
陆之石嗤笑一声,瞥了眼林舟,“林大人恐怕不知,世家之争向来如此。圣上膝下适龄之子只有太子殿下一人,难道圣上还要考虑哪个远亲国戚?”
说罢,跟着陆之石一同来的几个幕僚发出了哄笑声。
林舟抿唇,“无论如何,只要圣上还是圣上,若无十足把握,与其撕破脸皮便是下下计,更何况……”
她抬头看了一眼齐承沅,拱手弯下腰,“臣还有一事顾虑,边界传来兵马集结的消息,众大臣都默认了是驻扎在蜀地的军队违了军律造成的,可还未证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林大人!”
陆之石高声打断她,仰头道:“蜀地自被安定王平定以来,一直相安无事,这么多年来从未有过风波。当年瓦拄人可是被全灭了的,难道你担心哪里蹦出来的野人反抗我大钺?”
说罢,他哈哈大笑。
林舟没有理会陆之石的嘲笑,她继续道:“臣以为,涉及边界兵马,还是小心为好。”
高座之上的齐承沅先是听了诸位幕僚的七嘴八舌的议论,又是听了林舟和陆之石的争执,此时也有些烦了。
他拿起玉板重重拍了拍桌,“好了。”
齐承沅直起身来,“此事就依陆卿所言。”
他看向陆之石,“此事交给你去做,务必谨慎小心。”
陆之石得了齐承沅的肯定,面上有些欣喜,他拱手道:“臣一定不负殿下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