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尴尬地发现九娘连诃子都没有。
想到姐妹俩父母双亡,婶婶也没有义务替她们操持这些,冼三娘叹了口气。
她把自己给女儿买的没拆封过的内裤、背心式文胸给了九娘。
——冼三娘之所以会备着这些,是因为她经常跟周梨交流。
周梨为了推销超市内的商品,也会见缝插针地介绍它们的用途。
冼三娘正是从周梨这儿知道了,很多女人难以启齿的病都是因为不讲卫生。
当然,她决定开始勤加清洗身体、衣物,不仅是因为卫生问题,还因她认为这样可以离神女更近一些。
否则,为何春社祈神祭祀前,参加仪式的人都要沐浴更衣、焚香佩香?
冼三娘从姐妹俩的身上获得了启发,决定号召和引导寨子里的女人,给她们上一堂关于卫生与隐疾的课。
乔四娘姐妹和殷椒都去蹭了这堂课。
她们也从冼三娘这儿得到了灵感。
“婶婶、窦娘,我想到了……与其卖人人都需要的东西,还不如卖女人都需要的东西。”乔四娘说,“每个女人都需要月事带,但流寇、蛮兵、官吏多是男人,他们不需要月事带。”
她们经商的路上最大的风险来自于男人。
所以只要售卖男人不需要的东西,就可以降低被掠夺的风险。
还有,月事带轻薄,运送相对轻松方便,她无需再雇佣那么多男人。
与此同时,她可以多雇佣一些女子,由女子负责销售这些月事带。
当然,她花了这么多钱拿下了桂阳监的经销权,她不会放弃售卖别的货物。
但比起自己去售卖,她可以授权给寨子里没有生计的流民。
毕竟经销商也不见得需要自己亲自去销售。
当她发展出多个货郎(下线),再让这些货郎携带少量的货物分别前去桂阳监售卖,便不会引来别人的觊觎了。
她的想法得到了殷椒和窦娘的支持。
…
因担心之前的事令神女对她的感官非常不好,乔四娘这次几乎是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了。
周梨思忖片刻,说:“你的想法很好,但你知道这卫生巾……月事带的价格吗?对很多普通百姓而言,一天四五片,两斤米就没了。月事往往会来三五天,几天下来至少要用十五片。连温饱问题都没能解决的人会去考虑月事吗?”
这还是往少了说。
量大的女性可能一天会用五片日用加一片夜用的。
过了头三天,量小了,也需要勤换,否则容易滋生细菌。
适用于量超少的护垫,别看尺寸缩水了,价格可是一点都不带缩水的。
她担心乔四娘的想法过于乐观了。
别说在这个物资贫乏的古代,哪怕生活在21世纪,也还是有数千万女性没有摆脱“月经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