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洗道:“你有什么法子?”
温迎指了指箩筐,道:“七月大朝前夕,林大人通宵达旦拟写了这一筐文书,当时还说用不上最好,可现在看来是必须用上了。”
卷轴打开,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首卷提纲挈领,先定出南粮北调大计不可动摇的总基调,然后再次强调沿途州县交粮不得少于年初规定,最后引出各州县名录及对应分卷。
分卷则对交粮的细节做出了更加详尽周全的解释,其中就包括遇到灾害应如何处理。
除此之外,另有几道文书是写给户部、工部和兵部的,讲的是万一已经有骚乱发生,当按何种方式拨款宣抚才能最快摆平事端。
林佩人不在场,却解决了在场所有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众人如获至宝,立即解读条令,按序执行。
陆洗一人盯着那一个箩筐发呆。
箩筐是用柳条编的,连漆都没上,朴素得不像是当朝一品的书房里该出现的东西。
可在此刻它显得那么高洁。
朝会前夕,二人铆足了劲挑灯夜战,他为不让林佩阻挠自己审案做了十足的准备,可实际上林佩并没有给他挖坑使绊,除了撕掉案卷那一页以外,林佩的精力都放在未雨绸缪之上。
是夜,残月如钩。
前院的几株盆景松树透出奇秀苍古的剪影。
陆洗坐在台阶上。
雍西的军报已经处理完毕,但堆积如山的本子就摆在这儿,时时刻刻提醒着他。
宋轶端来一杯温水:“大人,你也早些回府休息吧,明天再来批本子。”
陆洗叹口气,道:“明天我们不批本子,我们只做一件事。”
宋轶道:“什么事?”
陆洗道:“把左相请回来。”
*
陆洗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把两千多道奏本和题本用马车拉着一股脑全部送进了宫中。
宫中十二监大惊失色。
小太监跑到司礼监问应该如何处理,被大监阮祎大骂一通。
阮祎道:“两千多道奏本和题本,原封不动就敢送进宫来,这是要让咱家累死吗?”
小太监道:“那就……打回去让中书省重筛?”
阮祎正要点头,一阵风来,纸页散出淡淡柏子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