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溪想了想说:“箭头上可以加点东西,比如麻药。”
袁博文眼睛一亮,有麻药加持,那目标会倒得更快!
确实是好东西,只可惜现代化全自动的装备一旦拿出来怎么解释?以这里的工艺水平压根就造不出来。
不过,袁博文依旧没死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们要是很不幸真遇上了北凉的骑兵,说不好就靠这东西救命了。
他让商泽在新兵里面挑五十个臂力和反应都不错的人出来,也没给他们真家伙,先让他们练习这边的弓箭。
有女儿的帮忙,物资已经筹齐,粮食依旧是粟米和黍米,按照先前吴锦丰说的价,袁博文夫妇把前不久到的那一船转给了军需所。对于枪头和刀,袁博文先前就给主事们打过预防针了,说是他另外找工匠。
主事们对不用操心这个自然没二话。东西送到后却傻了眼。新到的枪头明显比以前的好,刀虽然还没开刃,但那品相一看就知道是好刀。
袁博文把新换了枪头的长枪拿到新兵训练场,点了商泽出来,把长枪丢给他,又抽了一列小队出来,让他们围攻商泽。
商泽虽然不是镖师,但从小在镖局长大,商远拿他当亲儿子看待,一身功夫也是商远一手教导的。
其他新兵都是才入伍没多久,虽然人数多,一对八,但依旧被商泽一一撂倒。
商泽对手中的长枪中意极了,他以前惯用的是刀,但前不久商远染疫,他把自己的刀卖了给商远治病,现在也没有钱买回来,混在新兵营用那些个未开刃的过瘾。
袁博文也很中意,女儿传过来的刀还要开刃,这次就没试验了。
人马筹齐,粮草和其他军需也都到位后,晋州的第二波增援便往郴州进发了。
袁博文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把这一关度过去了。回头他又跟谢云溪算账,粮食的价是吴锦丰给的,虽然对比这边的市场压了价,但对他们来说,那也是赚。
棉袍这边的价高,毕竟是手工,一件军需棉袍至少要半两银子,也就是一千多元钱。女儿那边买下来一件二百元。不仅便宜很多,保暖效果也比夹了柳絮和芦花的好,还轻便。
一送过来,几位主事都纷纷点头。不过袁博文并没有告诉他们棉袍的夹层里面是什么。
袁博文没敢把价压太低,总得要符合这边的市场,他给报价四百文钱一件,比以前的报价低多了。
一件棉袍算下来,差不多挣了四百多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