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王忠不是说他在郓州犯了官司,人被押在那了吗,怎麽恁快就回来了?”
“不敢瞒官人,我家衙内走了运,郓州的通判相公,不是别人,正是我家老主的故交。”
又说人是鸡快打鸣的时候回来的。
王仁寿听了,半晌不语。
“你教他出来,我有话与他
说。”他见他往日不曾读过书,
料想他是在恼他,
这才教小厮出来,打发这样的话儿给他听。
郭双不去,王仁寿没法子,只好说:“你对他说,那日我知了他的事,急的一夜没合眼,这两日正要去寻薛县令替他走门路。
他怎麽恁薄情,回来了,人一面儿也不肯见。”
说罢,又坐了一会儿,才出郭家的门。也不回家,径直去了陈官人家,见了他,问道:“你可知郭衙内昨夜里回来了?”
这陈官人哪里知晓,便问他是怎麽一回事。王仁寿与他说了说,俩人一合计,便让小厮把往日一处顽的人都唤过来,也就是那日来郭家的那些个人。
不一时,人来了四五个,黄大郎几个不肯来。小厮去唤刘老爹和刘和,回来禀道:“那郭贵去官府,把刘老爹和刘和给告了,这俩人正在官衙回话咧。”
王仁寿等人吃了一惊,忙问他:“好端端的告人作甚麽,可知是为啥事?”
“听刘老爹的家人说,前几日王忠拿着几张条子到刘家,让刘老爹还钱,刘老爹见他家衙内遭了事,只说家里没钱。
今日郭贵闹到官府,为的便是这事。”
“定是因刘老爹那日说的那句话得罪了他。”
“这郭宿恼了咱们,咱们不如一起去他门上。那日咱虽没说借钱的话儿,可咱和他有往日的情谊,过去解释一番。
咱们再摆几日酒,替他压一压惊就是了。”陈官人说,众人都附和,只一人不言语,这人便是王志。
“王志,你就不要去了。”王仁寿说他,因那日他还撺掇人家卖宅子。
王志急道:“王官人,别不教小人去。小人那日是慌急的没法子了,这才失了口。等过去,还要仰仗官人们,替小人与衙内说和说和。”
一行人来到郭家,任如何叫门都不开,只得讪讪的散了。
那刘老爹和刘和两家,吃了官司,如何能安生。刘老爹的女儿女婿,下晌拿来四十两银子。
后面几日,凑不来钱还。刘老爹把几间房子压给王仁寿,借来钱,这才把债给还上了。
刘和不肯还,王志劝他:“俗话说的好,民不与官斗,你看他这会儿虽丢了一处的势,可背后还有门路走动。就连咱这官衙都买他的关系,你把他惹急了,能有你的好果子吃?”
王志劝劝,刘和这才还了钱。
梁堇又教郭双去王二郎门上要扎灯钱,去陈官人门上要买狗钱……又把没有条子的小债,要回两笔来。
家里也收拾的差不多了,赁房的经纪也寻下了。
再说郭宿,第四日晚间,在家备下一桌陪罪的酒席,把黄大郎五人请到家中,这五人都是那日听说郭宿遭了难,拿钱给王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