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原先不是一道正经菜,是与人佐酒佐茶佐面吃的。可后面,人家来要席面,爱要一两碟去吃,不得已,又赶快腌了几缸,比正经菜还好卖。
至三十这日,甚麽都备齐,切洗妥当了。早先梁堇就许下了话,因年节里买卖最好,它和别的买卖不同,歇铺不干是不能的。
伙计,大娘,媳妇月里钱照旧,再每人五百文过年钱。谁肯留在铺里,再一人给
一两银子,
若是要家去过年也成,
早与她说,她去雇几个短工来干。
梁堇换了衣裳,一头扎进了铺子灶上,和灶人,灶娘一块干。就连家中的小丫头,也来铺里帮忙。
至初三这日,城北的梳头娘子田氏寻到铺里来,来约梁堇一道去牛氏门上拜年,也巧,初五这日,杨,童俩家的娘子也在。
田氏看见她们气短,想牛娘子定不教梁二姐走,便自个偷偷的走了。等在牛氏房里要入席吃饭的时候,梁堇才发现田氏不见了,也没声张。
“童娘子,你请。”
牛氏坐在了主位,杨娘子自认与牛氏更亲近,便坐在了陪客位,童氏和梁堇推让一番,童氏便先坐了客位,梁堇挨着她坐下。
房里摆着火盆,丫头黄梅在房中热酒筛酒,丫头桂花往房里送汤水热饭。
杨童俩家的男人也来了,在刘司户那儿吃,他们俩家,在牛氏还没有来宋城县之前,就和这刘司户有来往了。
刘家的四个丫头,便是他们俩家送的。
梁堇之前来门上,也见过这俩妇人几回面。杨家娘子是个快嘴之人,有些瞧不起人。童家娘子面上怪好性儿。
在牛氏这,梁堇不与她们争嘴争强,凡说话,吃茶,坐位儿,先让她们,自个排在最后。
在梁堇看来,谁先吃茶,谁坐好位儿,有甚麽要紧呐?
俩妇人见她处处谦让,又话少,倒也还好,不曾弄出是非来。说起话来,也算和气。
初八日,梁堇坐轿又往李氏家中去,李氏初二的时候,就使唐婆子过来请了。她家中摆下两桌席面,一桌在里头,坐的押司娘子,县尉的妹妹等人。
另一桌,在靠门口的半面红帘子那,坐的是绸缎铺王家几家的女眷。
梁堇本要坐靠门口的这一桌,李氏拉着她的手,教她坐在了县尉妹妹旁边的位子上。桌上的一娘子说:“梁娘子,年节里这买卖可要好忙了。”
一娘子又说:“今儿使的是不是梁娘子家的席?”
几人说起席面,好夸一番。踩东家捧西家罢了,自来夸嘴,都是如此。还说梁堇的手艺,胜陈灶等话,哪里能听。
若梁堇还是不如意的时候,这般夸,尚且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