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本来就保留咗好多古音,九声六调,紧系似唱歌啦。”齐雁声语调轻快,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宠溺。和霍一相处,让她有种奇异的新鲜感。这个年轻人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和见识,有时冷静理智得吓人,可在某些方面,又显露出一种近乎笨拙的认真和好奇,这种反差让她觉得……有趣。
一次剧本讨论会后,众人散去,只剩她们二人在排练厅隔壁的小会议室里对坐着梳理刚才的意见。夕阳的余晖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长长的光影。
霍一阖上笔记本计算机,揉了揉眉心,显出几分疲态。她沉默了片刻,忽然抬眼看向齐雁声,问道:“齐老师,你点睇李悟对令狐喜嘅感情?明明知道无可能,明明对方甚至可能从未真正理解过佢,点解仲系放唔低?”
齐雁声正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她注意到霍一问这个问题时,眼神里有一种不同于讨论剧本技术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探究,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
她放下茶杯,沉吟了片刻。这个问题,她也问过自己很多次。作为角色的扮演者,她必须理解这份情感的内核。
“我觉得……与其话系放唔低令狐喜呢个人,不如话系放唔低嗰个喺令狐喜身上见到嘅、自己渴望却无法成为嘅幻影。”齐雁声缓缓说道,声音在安静的室内显得格外清晰,“李悟自幼修道,后来又卷入权力斗争,佢嘅人生充满算计同压抑。但令狐喜唔同,佢睇起嚟好似被礼教规矩束缚得更紧,但佢内心深处,有一种李悟冇嘅、好纯粹嘅嘢。可能系对‘道’嘅另一种坚持,可能系某种情感上嘅洁癖……呢种纯粹,对李悟嚟讲,就好似漆黑里面嘅一点光,明知摸唔到,但系睇见,就已经系一种救赎。”她顿了顿,补充道,“当然,呢个净系我个人理解。”
霍一听得极其专注,目光灼灼地盯着她,彷彿要从她脸上读出更多东西。良久,她才低声说:“救赎……或者系。。。。但有时候,太过亮眼嘅嘢,睇耐咗,亦会刺伤眼,甚至乎让人……生出毁灭嘅冲动,想睇下光熄灭个样,系唔系同自己一样咁灰暗。”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梦呓般的质感,却让齐雁声心头莫名一凛。这已经超出了普通剧本讨论的范畴,触摸到了更幽暗的人性层面。这不象是一个编剧在分析角色,更象是一个灵魂在袒露某种深藏的、危险的冲动。
齐雁声没有立刻接话。她只是静静地回视着霍一,目光温和而包容,带着一种历尽千帆后的沉静力量。她没有评判,没有惊诧,只是用一种无声的态度告诉对方:我听到了。
这种沉默的接纳,反而让霍一象是被烫了一下般,迅速收回了过于外露的情绪。她掩饰性地低下头,整理了一下根本不需要整理的文稿,再抬头时,脸上又恢复了那种惯常的、略带疏离的平静。
“随便聊聊,齐老师,唔使太在意。”她语气变得客气了些。
齐雁声笑了笑,从善如流地转移了话题:“知道啦。系了,头先提到嗰场戏,我觉得李悟嘅台词可以再精炼啲……”
气氛重新回归专业和轻松。但有些东西,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改变了。
从那以后,她们之间那种纯粹的工作伙伴关系,似乎掺杂进了一些别的东西。一种难以言喻的、微妙的张力开始在空气中流淌。霍一依旧敬重齐雁声的专业和辈分,但言谈举止间,多了一分不易察觉的亲近和……试探。她会更长时间地凝视齐雁声,尤其是在齐雁声不经意间流露出与令狐喜相似的神态时——那种隐忍的、克制的、却又于细微处泄露出一丝内心波澜的神情。
齐雁声并非毫无感觉。她一生在舞台上扮演过无数才子佳人,对各种形式的爱慕与追逐并不陌生。她习惯了保持距离,优雅而坚定地将所有过界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负责。
然而,面对霍一,她的防线似乎没有像以往那样迅速地拉起。
这个年轻人太特别了。她身上混合着一种奇特的气质:来自顶级权力圈层的疏离与强势,属于艺术家的敏感与脆弱,以及一种似乎只在面对她时才会流露出的、带着某种依恋感的专注。这种组合,对见惯了风浪的齐雁声来说,竟也觉得新鲜甚至……有些受用。
她告诉自己,这只是因为投入角色产生的共鸣。霍一是李悟的创造者,而她正在逐步成为令狐喜,这种精神上的紧密联系产生一些移情作用,实属正常。她是前辈,是长者,理应把握好分寸,引导这段关系停留在安全健康的范畴内。
她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直到那一天。
那是在霍一位于尖沙咀的公寓里,一个临时起意的剧本讨论。方欣在外赶通告,霍一懒得开车过海,便邀请齐雁声过来。公寓装修是极简的现代风格,黑白灰为主色调,视野极佳,点了一盏暖黄的灯,因此看起来得以有些烟火气。
她们坐在客厅巨大的沙发上,讨论着一场关键的情感戏。落地窗外华灯初上,维港的夜景如同一幅流动的璀璨画卷。
“……呢场,李悟应该更强势,定系更绝望?”霍一皱着眉,用笔尖点着剧本上的一段台词,“我总觉得情绪好似唔够啱。”
齐雁声放下手中的茶,微微侧过身,沉浸式地揣摩着:“我觉得,强势和绝望并不矛盾。正因为知道是绝路,所以反而会有一种不管不顾的强硬……嗯,就像这样……”她下意识地抬起眼,试图用眼神和微表情向霍一传达那种复杂的情绪。
就在她抬眼的瞬间,她撞上了霍一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