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探员:“嘿!那都是影视片里的刻板印象,我们真实行动时可不那样。”
没有亲眼见过FBI行动的黑子哲也对此不做评价。
他注意到有人朝他招手示意要帮忙,便没再接着往下聊。
帮人找了个手机支架后,黑子哲也回到原位,多看了一眼刚才要帮忙的,那位来自麻省理工的教授。
在交流会上还特意跟人视频通话……通话对象的屏幕还是黑的,看不到对方是谁。
黑子哲也回忆短暂听到的一两句话,对方声音非常年轻,顶多十一二岁。
他记得宾客接引名单上有写,这位名为熊田进介的教授是药学系的。
以他学生的年龄来看,完美符合组织要找的人才标准。
像麻省理工这样能在全球范围内排得上名的大学,基本都设有天才少年班。
此前公安部也有把观察目标扩大到这方面,不过全球范围内的天才少年多如繁星,公安部无法时刻关注国外的人,便只能作罢,转而专注观察国内的人才身边是否有组织的影子出现。
恰好遇到的话,回头查查吧,黑子哲也想。
FBI探员顺着黑子哲也的目光看过去,“你怎么一直在看熊田教授?”
“好奇这位教授的通话对象是谁。”
故意让他发现这点的黑子哲也道:“通话多麻烦,直接来现场更方便吧。”
是怕年龄小,在会场中太显眼吗?可天才少年的名头本就很吸引旁人关注,一般而言,早该习惯了才对。
黑子哲也转头,“你认识他?”
“我知道他跟FBI有几次合作,是个美籍日裔。”
FBI探员了解的也不多,“听说麻省理工的医学院招到了两个小天才,可能其中有他的学生吧。”
“小孩适应不了这种大场面,害怕来很正常。”
“这样啊。”
两个。黑子哲也记下这点,没再过多追问,保持一个普通人的好奇心,又漫无目的地扫视起会场里的人,聊起别的话题,“希望今天中午的工作餐能丰盛点。”
FBI探员语调上扬,“确实可以期待一下,一般这种大型活动的经费都很足。”
“2号。”
隐形耳麦里传来风见裕也的声音,“我发现一个可疑的人。”
黑子哲也眨眨眼,佯装收到新消息,拿出手机,“主管叫我去另一边帮忙,我要走了。”
“和你聊天很愉快,期待下次见。”
峰会要举办三天,以为下次是明天的FBI探员遗憾地点头,寻找起下一个聊天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