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声动四方。
“杨武案,自县、郡、路,京一审,京二审,六次审判,三次翻供。”
“今,本官江昭,忝居参知政事,文渊阁大学士,入阁总揆机务,授光禄大夫,太子少保,赵国公,奉旨钦差提调两京一十四路一切军政要务,受天子钦赐桓王剑,予以便宜行事之权。奉圣上之旨,终审此案。”
此言一出,万民哗然。
对于不懂宦海的黎民百姓而言,自是因为官位非常的长。
官位长,就说明厉害!
对于读书人、士人而言,则是因为“文渊阁大学士”六字。
这是真正位极人臣的存在!
“本官右手之人,为左都御史滕甫,亦是两浙人。”
“往后,依次为吏部左侍郎陈荐、宁远侯顾廷烨。”
江昭一一介绍起几位副主审的身份,又是惹起一波骚动。
这样的审案阵容,简直骇人。
其后,一名推官走出,宣读案情:“杨武案,为杨武、毕氏、葛连几人牵扯的一桩命案。话说淳安县,有一举子名为”
因是要考虑到胥吏传达的缘故,往往得是读一句话停一句话。
一道案情宣读,却是足足念了一炷香之久。
“。此,即为杨武案。”
推官宣读了案情,退回两步。
江昭徐徐道:“着杨武、毕氏二人上公堂。”
万余百姓,齐齐注目。
约莫十息,杨武、毕氏二人走进公堂,纳头便拜。
“小女子是被冤枉的,受人屈打成招,还望青天大老爷还小女子清白。”毕氏哭道。
“小人亦是受人屈打成招,还望阁老明鉴。”杨武重重一拜,憔悴道。
江昭平和点头,平静道:“经刑部仵作查验,葛连尸身并未有下毒迹象,实为旧疾发作而死。杨武一案,实为冤案。”
“好!”
“青天大老爷!”
“江青天!”
不知是谁起的头,万余百姓连连抚掌,或是称呼“青天大老爷”,或是称呼“江青天”。
杨武、毕氏二人,更是连连长哭,泣不成声。
约莫百息,声势渐消。
江昭严肃道:“本官宣布,杨武、毕氏二人无罪。”
“小女子拜谢青天大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