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日一功德,须记之于册。有行无名,功反为业,报应自身。
六,佛相不观,佛眼不窥。目中无佛,方成佛。
七,夜子时后,不离禅房。夜行者,非人也。”
柴雨生一条一条读过去,手心里渐渐渗出冷汗。
佛门戒律强调知罪、悔罪、改过,常见的犯戒可以分三等。妄语、饮酒、食非时等算轻戒,与人情意纠缠、偷取轻微之物等算中戒,杀生、盗窃、犯淫戒、大妄语乃是重戒。
轻戒、中戒都可以忏悔,然而重戒是根本罪,又称“出僧罪”,是无法悔过,要逐出佛门的。
但这块碑上刻的慈藏寺戒律,与真正的佛门戒律完全不同。明确写了会“逐出佛门”的,竟然只是见到僧人不行礼这种小戒。
——慈藏寺是座邪寺。
一切正统佛法在这里都行不通,柴雨生毫不怀疑地得出结论。
他看前面那两位还在各自研究这些戒律,就转身看向身后。
在建筑布局上,慈藏寺倒是和寻常佛寺一样,呈中轴对称,层层升高。
不过慈藏寺本就很高,光是踏入大门就已经爬了座山了,再后面的天王殿、大雄宝殿、配殿、偏殿、后殿一层比一层高,简直是要上天。
柴雨生仰着脖子往上看,还没动腿,就已经感到疲惫。
这个轮回世界,简直能在字面意义上就把人累死。
就在柴雨生悄悄掂着怀里的金镯子,想找一个不那么累的位置重新塞一下的时候,余光里突然飘来一抹白色。紧接着,一道女声响起:“你好,我叫渺语,阁下怎么称呼?”
柴雨生连忙胡乱把小包塞好,看向面前的人。这个女子是从天王殿后面绕过来的,像是到得很早,已经自己探索一阵了。她身形清瘦,面容素雅,但打扮却非常特别:一身白袍,且用白绫束发。
就像是哪个尼姑庵出来的带发修行的尼姑似的。并且听听这名字——渺语——也像法号。
柴雨生好奇地打量了她几眼,搬出来了自己的名号:“你好,在下雨先生。”
渺语微微一笑,抬掌接了几滴小雨。“雨先生?雨润物慈悲,好名字。”
柴雨生听了这颇具禅意的回答,没忍住问了:“敢问姑娘,是出家人吗?”
渺语笑容一收,像是不愿意听见“出家人”的称呼似的,嘴唇抿了下,才道:“昔年为情势所迫缘牵梵门,并未削发,尚且随众修行。”
柴雨生张着嘴,点了点头,心想这姑娘大概是不太想出家的,如果有机会,她估计想还俗。
这时,碑前的一个男子转过身来,斜睨着渺语,略带讥刺道:“姑娘,我劝你早日还俗,所谓佛门,都是骗子。”
渺语恬静道:“阁下如何称呼?”
这人道:“我姓魏,字无私。”
渺语笑道:“忘我而济众,曰之无私,无私二字,倒也颇有佛缘。不过魏公子对佛门如此厌恶,可是经历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