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司命反应及时,把他拽稳,红线也死死扯着他的手腕,另一头扭成个夹子,捏着柴雨生的嘴。
柴雨生满头冷汗地拍拍红线,让它缩回手腕。两人惊异地望去,只见谢听雪不知何时上前,一把搀住了林采闲的胳膊,在怀里搂得紧紧的,然后带着她继续往山上走去。
两道背影并肩行在黑暗的山道上,仿佛根本不允许第三个人靠近。
剩下的几个人面面相觑,神情各异,最后皆默默摇头,一语不发。
一路山行,慈冥僧人领着众人绕过了几处偏殿和配殿,终于来到慈藏寺的后殿。
所谓“后殿”,并不是一处殿堂,而是僧众起居与修行所在的总称,包含诸多僧舍与佛门场所,譬如存放经卷的藏经楼,供高僧休息的方丈院,日常诵经的斋堂,以及举行剃度、传戒等仪式的法坛等。
此时天色已然全黑,后殿中亮起点点烛光。四面望去,他们已在山巅之上,雾海翻涌于脚下,众人心中不由升起一种独立于尘世之外、宛若成佛的错觉,心下一阵惶然。
慈冥僧人请他们在藏经楼前稍作等候,自己则推门而入。不多时,他抱出一摞册子,一一分发下去,一共七册。
“这是功德簿。”
慈冥僧人谆谆教诲道,“诸位每日若有行善积德,皆需如实记录其上。其内亦有本寺戒律,望诸位善信铭记于心。”
藏经楼之后,就是一排木屋,正是僧人禅房。
柴雨生打眼一瞧,就转头和司命对视一眼,在对方的眼里看到了相同的问题——
一共只有七间禅房,那几百号僧人都去哪儿了?
慈冥僧人含笑道:“请诸位善信自行入房休息。夜里会有僧人击更报时,不必担忧时辰。诸位今日便安养身心,明日再行修学。”
众人各自选了一间禅房,门一关上,刚看清屋内陈设,外面就响起了敲更声。
梆子响了两下。
二更了。
亥时。
柴雨生暗叫不好,时间流逝得太快了,他们走出大雄宝殿的时候刚刚日落,现在竟然已经亥时了,马上就到子时。
他连忙翻开功德簿,第一页写着的就是那七条戒律:
“慈藏戒律:
一,日落不妄语。妄言,鬼神听。
二,闻钟不得迟。步需即至。耳慢心迟,佛祖弃之。
三,辰初燃香,焚三炷而叩首。香不至,魂至。
四,逢僧者,低眉合十。不礼者,逐出佛门。
五,一日一功德,须记之于册。有行无名,功反为业,报应自身。
六,佛相不观,佛眼不窥。目中无佛,方成佛。
七,夜子时后,不离禅房。夜行者,非人也。”
柴雨生匆匆读了一遍,赶紧提笔蘸墨。子时将至,今日剩下的最后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记下今日的功德。